學習目標
1.說出區域的含義。
2.以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為例,比較自然環境、人類活動的區域差異。
3.以長江中下游平原為例,比較不同歷史發展階段地理環境對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的影響。
知能點撥
1.區域的基本含義
(1)基本特征
①區域具有區位特征,即區域在空間上有一定的位置、大小、形狀和邊界,同時還與其他區域之間有相互的聯系;②由于區域內各(自然的、經濟的和社會的)要素之間存在著內在的、本質的聯系,故而表現出明顯的相似性和連續性,而區域之間則有明顯的差異性;③區域有大有小,級別有高有低;④區域具有一定的優勢、特色和功能。比如,礦區的礦產資源優勢、旅游區的自然景觀和文化景觀特色等。
(2)空間結構
區域的空間結構是指一個地區各種區域要素的相對位置關系和空間分布形式。從空間分布形式來看,農業一般表現為面狀,交通運輸線表現為面狀和網狀,城市和工業表現為點狀,城市群和工業區表現為島狀。就此而言,區域是匯集農業、工業、交通運輸業等產業,點、線、面相結合的自然-社會綜合體。
(3)產業結構
區域產業結構的差異,主要是三次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三次產業的就業比重、三次產業的內部構成等。一般說來,傳統的農業區域和發展水平較低的區域,第一產業所占的比重較大;工業區域或加速推進工業化的區域,第一產業所占的比重較小,第二產業所占的比重較大;發展水平較高的區域,第三產業和第二產業所占的比重較大。
2.地理環境影響區域發展
(1)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的影響:這實質上是區域發展的空間不平衡問題。而區域間之所以發展不平衡,是因為不同的區域地理環境存在著差異。學習本部分內容時,可采用列表比較的方式,對比分析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自然環境(地形、氣候、植被、土壤等)、人類活動(農業生產、工業生產、聚落形態、產業結構、交通運輸、對外開放等)的區域差異。
(2)區域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的影響:由于不同歷史時期產力水平、科技水平不同,社會、經濟條件的差異,人們改造自然的能力存在顯著的不同,故而地理環境的影響亦有差異。這實質上是區域發展的時間不平衡問題。
典例鑒析
典例 美國和中國分別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比較圖中兩國西部地區的自然環境、開發條件等方面的區域特征,并回答有關問題:
(1)自然環境的主要特征比較
相同點:① 、凇 、邸 、堋 〔煌c:① 、凇 、
(2)開發的有利和不利條件比較
相同點:① 、凇 、邸 〔煌c:① 、
(3)按可持續發展觀點,借鑒美國西部開發經驗,你認為中國西部開發應采取的措施是:① 、凇 、邸 、堋 、荨 、
解析 (1)題所考察值試點即不難也不偏,但關鍵在于從那四個方面比較兩國的差。題目中要求比較自然環境特征,而自然環境主要包括地理位置(緯度、海陸)、氣候、地形、資源、土壤、植被等方面,只要抓住地理環境的組成要素,就可從容解答。(2)題的思路則在于影響一個區域開發的因素有哪些,即:資源、能源、交通狀況和自然特征等,名確診寫,即可得出準確答案。(3)題則要求學生有開闊的思路和扎實的基礎知識,中國西部開發無外乎工業、農業、交通、城市的發展和環境的保護,以此為依據并聯系美國的經驗,即可得出相應的答案。
答案 (1)
相同點不同點
美國西部中國西部
地理位置緯度位置相近(或均位于溫帶、亞熱帶)瀕臨海洋地處內陸
地形均以高原山地為主山脈南北縱列分布山脈東西走向為主
氣候大部分地區干旱少雨西岸有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缺失大陸西岸氣候類型
資源能源(石油、天然氣、煤、水能)有色金屬礦產(銅、鉛鋅)均很豐富缺少稀土、鐵等礦產有稀土、鐵等礦產
(2)
相同點不同點
美國西部中國西部
開發
條件有利能源、有色金屬礦產豐富西瀕太平洋,海運便利利用鐵路(或第二亞歐大陸橋)與國際聯系
不利多山、氣候干旱、水源緊張生態環境更為脆弱
(3)①立法管理:加強國土立法,實行科學管理
②保護環境:退耕還林,退耕還牧(或保護水資源,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③農業:農業走向專業化,利用現代科技提高勞動生產率
④工業:利用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發展能源、冶金工業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78527.html
相關閱讀:旅游規劃學案
自然災害及其影響
非可再生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對策
正午太陽高度
中國的生物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