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高二歷史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卷)
2013.1
本試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非)兩部分
注意事項:
1、答第Ⅰ卷前,考生務必將答題卡及第Ⅱ卷密封線內項目填寫清楚。
2、第Ⅰ卷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試題紙上。
3、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和答題紙一并交回。
第Ⅰ卷(選擇題,共60分)
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計60分)每小題列出的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據史書記載,有一次孔子家的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著焦土斷垣,急切地問“傷人了沒有?”而對財產的損失卻只字未提。這體現了孔子 的思想是
A.“仁” B.無為 C.有教無類 D.對鬼神敬而遠之
2、科舉產生的士大夫們,注重道德文化修養,注重氣節,對儒家經典大義的不斷探究成為時尚。這一材料說明
A.“百家爭鳴”時儒學成為主流學說 B.西漢對儒學的推廣和太學的興辦
C.宋明理學對儒學的發展 D.明末清初思想活躍局面的出現
3、王夫之說:“以天下論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進步意義是
A.反對君主專制 B.反對私有制 C.倡導民主自由 D.反對中央集權
4、關于唐代書法的特征,誠如李澤厚在《美的歷程》中所論述的:“它們一個共同特征是,把盛唐那種雄豪壯偉的氣勢情緒納入規范,即嚴格地收納凝煉在一定形式、規律、律令中。”最能體現這一特征的盛唐書法家是
A.王羲之 B. 張旭 C.顏真卿 D.趙孟?
5、2008年8月8日晚8時,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鳥巢盛裝開幕,它“通過一幅巨大的畫卷展示了中國五千年輝煌的文明歷史,展現了中國的自信和力量。”下圖是開幕式表演中的一個畫面,它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最早的
A.絲綢之路 B.造紙術
C.書法藝術 D.活字印刷術
6、康有為借助經學外衣和孔子的權威來宣傳維新變法,而新文化運動資產階級激進民主主義者則把斗爭矛頭直指孔教,兩者說明的共同問題是
A.儒家思想已不適應時代需要,成為革命對象
B.儒家學說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根深蒂固
C.儒家學說倡導社會變革,成為維新派維新變法的有力工具
D.儒家思想成為近代民主政治建設的阻礙
7、馬克思主義在中國逐步成為一股強大的社會思潮,改變了新文化運動的方向和性質,主要是在
A.戊戌變法后 B.辛亥革命后 C.國民革命后 D.五四運動后
8、孫中山遺囑中有:“積四十年之經驗,深知欲達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斗!边@個遺囑的核心主張是
A.聯俄聯共、扶助農工 B.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
C.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 D.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9、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是
A.“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城市道路 ” B.“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C.“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D.“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
10、從1978年到1992年,歷經14年的探索和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了明確方向。這里的“方向”指
A.對內進行改革同時對外開放 B.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D.長期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1、毛澤東正式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是在
A.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 B.1956年社會主義建設逐步展開時
C.1958年大躍進開始時 D.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時
12、文革后教育撥亂反正的重要標志之一是:
A.恢復高考 B.實行義務教育法 C.提出“三個面向” D.提出“科教興國”
13、1968年《人民日報》發表毛澤東“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的批示,全國隨即出現
A.全日制和半工半讀兩種學校教育制度 B.上山下鄉運動
C.各類學校優先錄取工農子女入學 D.開門辦學
14、新華社電:“這是我國發展空間技術的一個良好開端,是毛主席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的偉大勝利,是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又一豐碩成果……”材料表明
A.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B.“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C.中國航天員首次進入太空 D.“神舟5號”發射成功
15、右圖是1490年米開朗琪羅為羅馬圣彼得大教堂創作的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作品取材于圣經故事:耶穌基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瑪利亞抱著死去的兒子無比悲痛。作品表明作者意在
A.歌頌真實自然的人性 B.刻畫耶穌的英雄形象
C.宣揚上帝的精神權威 D.倡導靈魂得救的觀念
16、民國時期著名的軍事理論家蔣方震說:“歐洲近世史之曙光,發自兩大潮流。其一,希臘思想復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復活!边@“兩大潮流”指的是
A.智者運動 文藝復興 B.宗教改革 啟蒙運動
C.文藝復興 宗教改革 D.文藝復興 啟蒙運動
17、英國的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國王和他的人民之間存在一個協定……這就好像一條紐帶。紐帶的一頭是君主對國民應盡的保護義務,另一頭是國民對君主應盡的義務。先生,一旦這條紐帶被切斷,那么只能說,別了,君主統治!”他的思想觀念是
A.君主立憲 B.革命權利說 C.社會契約論 D.天賦人權
18、古希臘一位哲人說:“想左右天下的人,須先能左右自己。”他又一個著名的觀點是
A.人是萬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識 C.生而平等 D.信仰得救
19、提出思想自由,對理性做了哲學的探討,最終確立了人類的主體地位,道出了啟蒙的真諦。這位偉大思想家是
A.洛克 B.伏爾泰 C.盧梭 D.康德
20、改良蒸汽機投入使用后,在歐洲出現了一大批相對集中的工業城市。所以有人說“蒸汽機是工業城市之母”,這主要是因為蒸汽機
A.大大提高了工業生產的效率 B.使工廠擺脫了自然條件的限制
C.促進了相關行業機器的發明和改進 D.推動了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型
21、科技史專家丹皮爾認為,以前的發明主要是“實際生活的需要推動技術家取得進一步的成就”。后來“為了追求純粹的知識”而進行的研究開始走到實際的應用與發展的前面,并且啟發了“實際的應用和發明”。下列發明,屬于后者的是
A.珍妮機 B.蒸汽機車 C.電燈 D.騾機
22、電視連續劇《天仙配》有這樣的情節:唐朝張百勝因孝道而升天成為玉皇大帝,而后他的年齡基本上是恒定的,七仙女亦然,永葆青春。假設此情景成立,其科學依據最有可能的是
A.相對論 B.量子論 C.轉基因理論 D.進化論
23、“科學革命是人認識客觀世界的飛躍,技術革命是人改造客觀世界技術的飛躍。而科學革命、技術革命又會引起全社會整個物質資料生產體系的變革!毕铝懈鬟x項中,符合這一規律的是
A.牛頓力學―蒸汽機―機加械工業 B.內燃機―火車―運輸工業
C.電磁感應理論―發電機―電力工業 D.相對論―電子計算機―電子工業
24、“世界變得越來越小”,“地球村”由理想變為現實。你認為最重要的是
A.飛機的廣泛使用 B.電話和電報的使用
C.國際互聯網的誕生 D.航天事業的發展
25、立下遺囑用他的一部分遺產建立一個基金,用其利息獎勵世界各國對物理、化學、醫學、文學以及和平事業有杰出貢獻的人。這位立遺囑者的主要發明是
A.電動機 B.炸藥 C.電話 D.汽車
26、他是偉大的奧地利音樂家,其作品具有浪漫主義特色,被譽為“歌曲之王”。據此判斷這位音樂家是
A.貝多芬 B.舒曼 C.施特勞斯 D.舒伯特
27、庫爾貝在一封信上這樣描述《石工》:“彎著腰、身體被烈日燒灼、頭戴麥稈草帽的七十歲老人,他那粗布的褲子上打著補丁,腳上穿著古老的木鞋,破襪子露出腳。在老人旁邊是個滿頭塵土、皮膚被太陽灼成褐色的少年!贝水嫅獙儆谙铝心囊焕L畫藝術流派
A.古典主義 B.現實主義 C.浪漫主義 D.現代主義
28、舞曲《天鵝湖》、《睡美人》和《胡桃夾子》至今仍煥發著生命力,受到人們的喜愛,其作者是:
A.“貓王” B.柴可夫斯基 C.德彪西 D.勛伯格
29、托爾斯泰的一部作品深刻揭露了當時俄國上流社會的腐敗以及道德的淪喪。這部作品是
A.《人間喜劇》 B.《紅與黑》 C.《安娜•卡列尼娜》 D.《悲慘世界》
30、小說《百年孤獨》在創作中加入了拉丁美洲傳統文化中的神話、傳說等,使作品獲得了魔幻般的效果,其作者是
A.泰戈爾 B.川端康成 C.馬克•吐溫 D.馬爾克斯
第Ⅱ卷(非選擇題,40分)
注意事項:用鋼筆或圓珠筆直接答在答題紙上。
二、非選擇題(共3小題,計40分)
31、(14分)17―18世紀,中國和西方都出現了新的社會思潮,黃宗羲和孟德斯鳩分別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孫中山曾刊印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宣傳革命,他對孟德斯鳩及其思想也推崇備至。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史料)故我之出而仕也,為天下,非為君也;為萬民,非為一姓也。
緣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夫治天下猶曳(yè,拖拉)大木然,……君與臣,共曳木之人也。
臣之與君,名異而實同耶。 ――摘自黃宗羲《明夷待訪錄》
材料二(史論)黃氏之說,根本上不脫儒家思想理路,卻將儒家政治、社會觀推演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藍圖……若以為其所論仍與“現代”不侔(óu,相當)而定其為無新見,則失于以“現代”事物為絕對尺度。
――趙軼峰《十七世紀中國政治、社會思想訴求的維度》
材料三(史觀)我們專注于兩個主題――“傳統”和“交流”――的研究,以此來理順世界歷史。這兩個主題集中反映了人類發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它們可以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原因作出解釋。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傳承與交流》
⑴選做題:A.(理科生做)據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說明黃宗羲的思想中 “不脫儒家思想理路”有哪些,哪些又體現了“新見”?(8分)
B.(文科生做)材料二評價黃宗羲的思想體現了什么歷史評價方法?請運用這一方法評價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思想。(8分)
⑵結合黃宗羲與孟德斯鳩的思想在中國近代民主革命進程中的影響,談談你對材料三的認識。(6分)
32、(12分)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恩格斯說,巴爾扎克“匯集了法國社會的全部歷史,我從這里,甚至在經濟細節方面所學到的知識,也要比從當時所有職業的歷史學家、經濟學家和統計學家那里學到的全部東西還要多”。
材料二 (歐洲)資產階級的“浪子”的現實主義,是批判的現實主義;批判的現實主義揭發了社會的惡習,了人在家庭傳統、宗教教條和法規壓制下的“生活和冒險”,卻不能夠給人們指出一條出路。批判一切現存的事物倒是容易,但除了肯定社會生活以及一般“存在”顯然毫無意義以外,卻沒有什么可以肯定的。
-----高爾基
材料三 愛爾蘭戲劇家小說家貝克特的代表作《等待戈多》試圖以人生和世界的荒誕為主題,表現現代資本主義文明中人們的失望、苦悶和迷茫。自1952年誕生以來,一直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經久不衰。
⑴材料一反映了巴爾扎克的文學風格是什么?舉一例說明。(4分)
⑵材料二高爾基的觀點是什么?他的代表作是什么?(4分)
⑶材料三反映了二戰后西方國家興起的文學流派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以此為特征的文學流派被統稱為什么?(4分)
【注】1、第33題在答題紙上。2、做選做題時,文理科學生分別只做相應題目。
33、(14分)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左圖為比薩斜塔,伽利略在此做過落體實驗;右圖蘋果落地,牛頓思考它的原因。
材料二 近代自然科學從誕生之日起就在各個領域開始了對古代權威和基督教神學的反叛和進攻,而科學自身的每一個勝利又都是對宗教教義和傳統觀念的致命打擊與否定。隨著各門科學的發展,一種以靜觀反思代替盲目信仰、以經驗事實為依據代替經驗古訓的懷疑批判的近代理性精神產生了。……人們熱烈地崇尚以科學為代表的理性,在歐洲大地形成了一股強勁的理性主義思潮,對人類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 ――沈之興、張幼香主編:《西方文化史》
材料三 現在我們知道,這個理性的王國不過是資產階級的理想化的王國;永恒的正義在資產階級的司法中得到實現;平等歸結為法律面前的資產階級的平等;被宣布為最主要的人權之一的是資產階級的所有權;而理性的國家、盧梭的社會契約在實踐中表現為,而且也只能表現為資產階級的民主共和國。18世紀偉大的思想家們,也同他們的一切先驅者一樣,沒有能夠超出他們自己的時代使他們受到的限制。
――恩格斯《反杜林論》
材料四 下圖是一幅法國著名繪畫作品。
(1)依據材料一,指出近代科學家研究自然科學采用的主要方法。(4分)
(2)舉兩例說明材料二中“科學自身的每一個勝利又都是對宗教教義和傳統觀念的致命打擊與否定”的說法。(4分)
(3)選做題:A.(理科生做)據材料二、三,說明近代科學引起了什么思潮的產生? 恩格斯認為在這種思潮指導下建立起來的“理想化的王國”的本質是什么?(6分)
B.(文科生做)材料四作品的名稱和作者分別是什么?這種作品反映了人們對材料三所述的現實的失望情緒,體現了什么文藝思潮?(6分)
高二歷史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2013.1
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計60分)
1----5 ACACD 6----10 BDAAC 11----15 BABBA
16----20 CCBDB 21----25 CACCB 26---30 DBBCD
二、非選擇題(共3小題,計40分)
31、(14分)
⑴A.“不脫儒家思想理路”:以民為本(民本思想,民貴君輕);保留君主制。(4分)
“新見”:反對君主專制(君臣分治);君臣平等。(4分)
B.方法:放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評價(歷史的評價);進行全面的評價(辯證的評價)。(4分)
評價:孟德斯鳩的 “三權分立”思想,否定了君主專制制度,為資產階級建立政權提供了制度設計,適應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時代要求;主張權力分立來保證政治民主和人民自由,主要代表了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其實質是維護資產階級的民主自由權利。(4分)
⑵①黃宗羲的思想作為中國傳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反對君主專制的主張被近代資產階級革命派所繼承,成為反封建斗爭的思想武器;
②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思想傳入中國,不僅為資產階級提供了反封建斗爭的思想武器,而且為資產階級政治實踐和制度設計提供了借鑒;
③兩者的思想都促進了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推動了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進程,共同影響了中國近代社會的發展與進步。(6分)
32、(12分)
⑴巴爾扎克是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大師;他的《人間喜劇》被稱為“社會百科全書”。(4分)
⑵批判現實主義不能給人們指出一條出路;《母親》。(4分)
⑶反傳統;后現代主義文學。(4分)
33、(14分)
(1)方法:觀察;實驗。(4分)
(2)舉例:伽利略的自由落體定律和牛頓力學,推翻了教會支持的亞里士多德的學說;達爾文的進化論否定了上帝創造萬物說等。 (4分)
(3)A.思潮:理性主義(2分);理想化的王國本質上是資產階級專政,并沒有真正消除社會的不平等 (4分) 。
B.《自由引導人民》,德拉克洛瓦(4分);浪漫主義。(2分)
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81240.html
相關閱讀:高二歷史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單元測試題[1]
江蘇省淮安市漣水金城外國語學校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
吉林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試卷 Word版
遼寧省沈陽二中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 歷史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潛江市職教中心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月考(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