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個萬花筒,人們在變幻之中要用足夠的聰理智慧來衡量利弊,以防莫測。然而,人有時候不如以靜觀動,守拙若愚,這種做人的藝術其實比聰明還要勝出一籌。聰明是稟賦的智慧,糊涂是聰明的表示,人貴在能集智與愚于一身,需聰明時便聰明,該糊涂處且糊涂?鬃诱撊,以知、仁為別,正所謂: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朱熹在《四書集注》中解釋為:知者達于事理而周流無滯,有似于水,故樂水;仁者安于義理而厚重不迂,有似于山,故樂山。聰明之差別糊涂,大抵如斯。?
“難得糊涂”是糊涂學集大成者鄭板橋先生的至理名言,他將此系統提升為:“聰明難,糊涂亦難,由聰慧轉入糊涂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后來福報也!弊鋈诉^于聰明,無非想占點小便宜;遇事裝糊涂,只不外吃點小虧。但“吃虧是福不是禍”,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播種!梆埲瞬皇前V,過后得便宜”,歪打正著,“吃小虧占大廉價”。有些人只想處處占便宜,不肯吃一點虧,老是“瑣屑較量”,到后來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生命!编嵃鍢蛘f過:“試看世間會盤算的,何曾打算得別人一點,真是算盡自家耳!”世上最可悲憫的人,他們往往自我感到不錯,恰是古人所謂“賊是君子,智是君子”,是那些存在正人的智力卻持小人之賊心的人,他們最大的敵人等于他們本身。做人與其聰明狡猾,倒不如糊里糊涂卻敦厚。?
鄭板橋以個性“不拘小節”聞于史,心腸卻十分仁慈。他曾給其堂弟寫過一封信,信中說:“愚兄平生漫罵無禮,然人有一才一技之長,一行一言為美,未嘗不嘖嘖稱道。囊中數千金,順手散盡,愛人故也!币匀收邜廴酥奶幨,必不肯事事與人過于當真,因此“難得糊涂”確切是鄭板橋胸懷坦蕩忘我的真實寫照,并非個別人所懂得的那種毫無準則稀里糊涂之人。糊涂難,難在于人私心太重,自我一熱,陡感到世界太小,面前只著名利,不免去斤斤計較!读凶印分杏旋R人攫金的故事,齊人被捉住時官吏問他:“市場上這么多人,你怎敢搶金子?”齊人坦言陳辭:“拿金子時,看不見人,只看見金子!笨梢姡说来_有這種弱點,一旦留戀私利,心中便別無他物,惟利是圖,用古代人的話說:掉進錢眼里去了!?
人空手來到世間,也必定空手而去,但是,有的人財迷心竅,將發財視為人生的幻想和生涯的能源,要曉得,財產可能使人幸福,也可以給人帶來災害!叭藶樨斒攀,鳥為食亡”的人生悲劇令人警醒。
秦漢時代的有名謀略家陳平年青時,在一次戰斗中失敗后,單獨一人帶著寶劍逃亡,擺渡陳平過黃河的船夫,見他狼狽的樣子,猜到他是流亡的將士,以為他身上必定帶了不少金銀財寶,頓起殺機。陳平看出了船夫的打算,固然很懼怕,但依然冷靜敷衍,自動脫下上衣,光著膀子幫船夫撐船,船夫見他不財寶,便消除了殺人的動機。?
船夫送一個客人過長江,見客人用黃色的金杯飲酒,起了惡意,實在,客人用的是黃銅杯子,基本不是金杯?腿藢Υ虍悩拥哪抗庖灿兴X察,于是為了避免萬一,跟著船的平穩成心將杯子扔進江水。船夫見失蹤了金杯,覺得非常驚奇跟可惜。客人趁機說明說:“這是一只黃銅杯,掉到江里沒什么惋惜的!笨腿说臋C靈使他罷黜一場殺身之禍。?
在不便直言的情形下,委婉地點撥多少句,讓聽者明確本人話里的實在用意,這就是揣著清楚裝糊涂。?
唐太宗的長孫皇后很賢惠,有時還輔助唐太宗處置政務。長孫皇后死后,唐太宗厚葬了她,并將陵墓命名為昭陵,為寄托深深的懷念之情,唐太宗還令人在宮中搭建了一座很高的樓臺,稍有空閑便登上樓臺遠眺昭陵。?
一天,唐太宗率領宰相魏征等大臣一起登上樓臺,遠望了一會兒,唐太宗問魏征:“愛卿看到昭陵了嗎?”?
魏征揉揉雙眼,看了半天,說道:“皇上,臣老眼昏花,切實看不見!”?
唐太宗心想:歲月不饒人,魏征真的是老了!于是,他很有耐煩地指給魏征看。?
魏征又看了看,對唐太宗說:“臣方才認為皇上是讓我看獻陵(唐高祖李淵的陵墓),若是看昭陵,臣仍是能看見的!?
唐太宗聽了,深感愧疚,下令拆除了宮中的這座樓臺。?
在這里,魏征借口自己目眩,點出了唐太宗父親的陵墓名稱,暗中告誡唐太宗:不該只思念自己的妻子,更要思念作為開國功臣的父親。魏征雖然以直言相諫而馳名,但他也深知不能過于觸犯皇上。唐太宗心領神會,明白了魏征的用意,即時轉變了以前分歧適的做法。?
老子推重“糊涂”。他自稱“俗人昭昭,我獨昏昏,感恩勵志;俗人察察,我獨悶悶”。而作為老子哲學中心范圍的“道”,更是那種“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的似糊涂又非糊涂、似聰明又非聰明的境界。人依于道而行,將會“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即大智若愚!爸恰迸c“愚”是辯證的觀點,《列子?湯問》里愚公與智叟的故事,就是智愚的范本。莊子說:“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人只有知道自己愚和惑,就不算是真愚真惑。是愚是惑,各人心里明白就行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rensheng/169640.html
相關閱讀:鷹之死
兒孫勝于我,要錢做什么——做人要講奉獻
節制的智慧
糊糊涂涂避禍災
一個人最重要的是他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