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婦人29歲開端守寡,帶著一兒一女艱巨度日,卻始終不肯再醮,怕的是讓孩子受冤屈。終于有一天,兒子長大成人去闖天下,落腳在另外一個城市。他始終渴望著境況好些再把和妹妹接來,為此,他早為母親籌備好了一套簇新的衣裳和一雙母親最愛穿的軟底鞋,只等候那氣沖沖的團圓時刻,但由于種種起因,錯過了一次又一次的機遇。
突然有一天,他接到妹妹發來的電報,母親因患腦溢血忽然逝世了。當他匆倉促趕到并親手為母親穿上衣服跟鞋子時,傷感文章,那種懊悔刺得他心都碎了。
當年已67歲的舅舅在電話中給我講完這個故事當前,我以最快的速度將故事中的妹妹??我的母親從遙遠的處所接到深圳,只管我當初的狀態間隔我想給母親的還差得很遠很遠,但我已深深理解,有些事件在你想做或有才能做得更完善時卻已經來不迭了。
去盡一份孝心,今天就是良辰。
。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你等得起,年老的卻等不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rensheng/196500.html
相關閱讀:鷹之死
兒孫勝于我,要錢做什么——做人要講奉獻
節制的智慧
一個人最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糊糊涂涂避禍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