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心體瑩然不失本真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人生智慧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心體瑩然不失本真

夸逞功業,夸耀文章,皆是靠外物做人。不知心體瑩然,原來不失,即無寸功只字,亦自有堂堂正正做人處。

夸逞:夸是自我吹捧,夸大其詞,逞是強行露出。

瑩然:瑩是指玉的色彩,潔白污濁。

夸大自己的功績事跡,炫耀自己的文章美好,這都是靠外物來增添本身光榮博取別人夸獎。卻不知人人心坎都有一塊雪白晶瑩的美玉,所以一個人只要不損失人類原有的純樸仁慈的天性,即便在畢生之中沒留下半點功勞偉業,也沒留下一鱗半爪的著述文章,也算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孔子表彰學生子路說:穿一身破舊的棉袍子,和衣著華貴的裘皮的人站在一起,而絲絕不自愧不如的,恐怕只有子路一個人吧!與此相反,那些破志很高而又為本人吃穿害羞的人,就不值一談了。孟子說:"說大人則藐之。"曹植說:"東張西望,謂若無人,難道正人之志哉!"而左思的詩說得更好:"貴者雖自貴,視之若塵埃;賤者不自賤,重之若千鈞。"這告知咱們無論在什么人眼前,要有禮,但不要自大、恐懼。要對自己有信念,自己尊敬自己,器重自己與別人同等的人格。這樣,不僅能不自賤自羞,而且能對人不嫉妒、不巴求,堂堂正正地立于天地人群之間。

據說子路是"卞之野人",從小在鄉間長大。村夫只有不饑不寒,就有不會因非份之想而弄出種種丑態來的渾厚性情,加上在孔門所受的教導陶養,使他構成了自重自強的人格,這一點,對今天的我們,依然存在很大的啟發。

享有臨濟宗復興之祖美譽的禪師東山法祖曾說過:"釋迦牟尼跟彌勒佛都是他的奴婢,你說這個’他’是什么?"天然這個他指的就是本心、無位的真人、禪心。佛教信徒在行出家剃度禮時,首先要告別國王、雙親,以堵截君臣、親子之緣。假如自稱是臣僧某某,便是失去了佛徒本質。"他是誰"這一公案便顯示了相反的態度,體現了禪者特有的自持,不僅如斯,本則公案中值得參究的字眼不在于"他"字,而是"奴"字。奴就是指奴婢,落身為奴,誠懇至意地為了世人律己勵行,真正地詳細地展示了自他不二的功能。古人曾說過:"意踏毗盧頭頂,行拜童子足下。"既要懷有把佛祖的頭踩在腳下的昂揚氣勢,又同時具備跪拜于小童腳下的謙遜品行,這才是禪者的生存之道,傷感簽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rensheng/208649.html

相關閱讀:兒孫勝于我,要錢做什么——做人要講奉獻
糊糊涂涂避禍災
鷹之死
一個人最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節制的智慧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