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身放閑處心安靜中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人生智慧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身放閑處心安靜中

此身常放在閑處,榮辱得失,誰能派遣我?此心常安在靜中,長短利弊,誰能瞞昧我?

瞞昧:瞞哄實情。

只要時常把自己的身心放在安適的環境中,世間所有的榮華富貴成敗得失都無奈左右我;只有常常把自己的身心處在安定安靜的環境中,世間的功名利祿與是是非非就不能欺蒙我。

有一次,信仰陰陽學說的景春對孟子說:"當今的公孫衍跟張儀豈非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嗎?他們一發怒,那些諸侯便都懼怕得寧靜下來,天下便太平無戰。"孟子不批準這說法,他說:"這怎么稱得上是大丈夫呢?一個人應寓居于天下最廣闊的地位,那就是’仁’,要站立在最準確的位置,那就是’禮’,該行走于最光亮的大道,那就是’義’。得志,便與庶民循道而進,潦倒,也能單獨保持本人的準則。富貴不能亂我心,貧賤不能改我志,英武不能屈我節,這才叫做大丈夫。有節操者方可稱丈夫。"由此看來,節操也就是人的氣節與操守。一腔正氣,可貫長虹,不虛飾,不茍且,不貪戀榮華富貴,不害怕勢力強力,不為全身而偷生,不為五斗米而折腰,這就是氣節。知正道而持行不怠,守天性而遺世獨立,行仁仗義,依理遵道,這就是操守。人之節操,存于內則為仁德,化于外則為堅貞,執于行則成義禮,達于人則為典型,說到底,破命處世,節操是人之基本。

《莊子?田子方》中有段肩吾與孫叔敖的對話,就像諄諄告誡的師訓,潤人心坎。

肩吾向孫叔敖問道:"你三次出任令尹卻不顯出光榮,三次被罷官也沒有露出憂慮的神情,起初我對你確切不敢信任,反義詞,現在看見你相貌是那么歡樂自適,你的心里畢竟是怎么的呢?"

孫叔敖說:"我哪里有什么過人之處!我以為官職爵祿的到來不用去推卻,它們的離去也不能夠去禁止。我認為得與失都不是出自我本身,因此不發愁的臉色罷了。我哪里有什么過人之處!況且我不曉得這官爵是落在別人身上呢,仍是落在我身上呢?落在他人身上嗎?那就與我無關;落在我的身上嗎?那就與他人無關。我正心安理得安閑自由,我正遲疑滿志到處觀望,哪里有空閑去顧及人的尊貴與卑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rensheng/235697.html

相關閱讀:兒孫勝于我,要錢做什么——做人要講奉獻
一個人最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鷹之死
糊糊涂涂避禍災
節制的智慧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