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功相忌同樂相仇
當與人同過,不當與人同功,同功則相忌;可與人共患難,不可與人共安泰,安樂則相仇。
患難:患是發愁,患難是指艱巨困苦。
應該有與人獨特承當差錯的雅量,不可有跟人共享功勞的動機,因為共享功績彼此就會互相猜疑;可以有與人共患難的襟懷,不要有跟人共安樂的貪婪,因為共享安樂之中彼此之間容易相互敵視。
孔子說:有一個字是人能夠畢生奉行的,那就是"恕"。恕就是推己及人,你本人所不愿的,不要加給別人。
閱歷過貧賤、艱苦、挫折、苦楚的人,由于自己對這些貨色有領會,所認為別人著想還輕易一點。一路順風的人、前提優勝的人、有名氣有位置、才高力大的人,辦起事來碰釘子時少,走起路來抬肩輿的多,自己到達目標很容易,為別人著想就不那么容易了。甚至,只有有一點點權利的人,在應用這點權力時,為別人著想都不太容易做到。
所以,孔子把一個"恕"跟一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單單送給子貢。因為子貢才干很高,在孔門弟子中,他在事功上表示很杰出,經營工商很勝利,在政治、外交方面也很精彩。這樣,很容易犯不寬恕人、不善諒解人的弊病,孔子送他的話,既是因材施教,又存在前面所說的更廣泛的意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rensheng/295458.html
相關閱讀:節制的智慧
一個人最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兒孫勝于我,要錢做什么——做人要講奉獻
糊糊涂涂避禍災
鷹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