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重慶市楊家坪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楊家坪中學高2015級第一次月考試卷歷 史考試范圍:必修三第1——3專題; 考試時間:90分鐘;命 題:劉治文 審 閱:王洪才 注意事項:1.答題前請在答題卷上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2.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卷上,在試卷上作答一律不給分。第 Ⅰ 卷(選擇題 共48分)本卷共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在每小題所給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 下圖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吉祥物海寶,它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上善若水”的理念。下列與“上善若水”觀點最一致的是A. 是以明君守始以知萬物之源,治紀以知善敗之端B.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C. 國家昏亂,則語之“尚賢”“尚同”;國家貧,則語之“節用”“節葬”D.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2.《可持續發展與文明轉型》中指出:兩千多年前,中國經過春秋戰國五百多年的混亂, 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轉型,即“鐵制農具十小農經濟十君主官僚體制十儒道法意識形態”的中國傳統文明終于成型。推動這次文明轉型的因素主要是A.新工具新技術的發展 B.諸侯爭霸戰爭的影響C.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 D.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3.荀子認為“天行有常”,老子強調“無為”,他們體現的共同思想是A.天人感應 B.順應自然 C.小國寡民 D.天道為本4. 電視劇《老大的幸!窡岵ズ,引發了一場關于幸福的大討論,老大拿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比,越比越憋屈;拿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比,越比越幸福的觀點體現了一種“知足常樂”的灑脫。與之最為接近的思想是A.孟子“民貴君輕”的儒家思想B.老子“清靜無為”的道家思想C.韓非“嚴刑峻法”的法家思想D.荀子“人之性惡”的儒家思想A.強調禮儀和社會責任 B.強調“德治”和“君輕民貴”C.強調“仁”和“仁政” D.強調“有教無類”和“溫故知新”6.清代書法家笪重光所著《書筏》:“將欲順之,必故逆之;將欲落之,必故起之;將欲轉之,必故折之……將欲行之,必故停之。書亦逆數焉!逼鋾ɡ碚擉w現了A.儒家的中庸思想 B.道家的辯證觀點 C.法家的變革思想 D.墨家的尚賢精神7. 對于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的某學派觀點,孟子評價說:“無父無君,是禽獸也!薄妒酚 太史公自序A.儒家的“仁政”思想 B. 道家的“齊物”思想C.法家的“法治”思想 D. 墨家的“兼愛”思想 8. 從成語中我們能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力。下列成語中最能體現儒家思想影響的是 A.一塵不染、不即不離   B.順其自然、無為而治C.禮尚往來、殺身成仁   D.不法?伞佬炭岱9.“以百姓心為心!(《老子》) “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A.愛惜民力 B.取信于民10.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說:“不習六藝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綜當代之務,舉夫子論學論政之大端一切不問,而曰一貫,曰無言,以明心見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實學,股肱惰而萬事荒,爪牙亡而四國亂。神州蕩覆,宗社丘墟!彼険舻氖茿.先秦儒學 B.漢代經學C.隋唐佛學 D.宋明理學A.勉勵人謹言慎行,避免犯錯     B.說明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C.指出智者以有過為喜,以重生為榮 D.強調知過改過,日新月新的重要性12.黃宗羲的“天下為主,君為客”,與孟子“民貴君輕”思想的關系是 A.前者是對后者的否定  B.前者是對后者的肯定  C.前者是對后者的批判繼承 D.兩者毫無關系13. 有學者評論戰國時期某學派說:“他們都是些注重實踐的政治家……他們認為貴族的存在已不合時 宜……他們把商人和學者看作是可有可無或多余的人!边@一學派是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14.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現在秦朝官方文獻中的是     15.日本學者內藤湖南認為宋代的中國是一個平民興起的社會。下列哪些文化現象能佐證上述觀點 ①印刷術的改進,推進了文化的普及工作②詞成為文學的主流形式③京劇、昆曲等劇種成為民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 ④《清明上河圖》等市井風俗畫的出現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④16.清代學者黃百家反思中國傳統科學理論時寫道:“若太極,若陰陽……可任人之誣捏,吾不敢致問,以無所證對也!笨梢,他認為中國傳統科學理論A.沒有完整體系,支離破碎 B.具有模糊性,無法證偽C.專制束縛嚴重,缺乏學術自由D.過分崇拜權威,不敢超越17. 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指出,磁針從阿拉伯人傳至歐洲人手中在1180年左右。18 .明初規定,生員須穿玉色衣服,加飾青黑色邊條,明后期江南讀書人則崇尚“婦人紅紫之服”。有人作詩云:“昨日到城郭,歸來淚滿襟。遍身女衣著,盡是讀書人!边@一變化直接反映了 A.理學思想的影響 B. 專制制度的松弛 C. 市民階層的興起 D. 社會風尚的變化19.《紅樓夢》中賈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別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諧音為“原應嘆息”;第五回中有茶名為“千紅一窟”、有酒名為“萬艷同杯”,其諧音為“千紅一哭”“萬艷同悲”。這反映了該書的創作風格為A.現實主義 B.浪漫主義 C.愛國主義 D.現代主義20.孔子評價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意思是說《詩經》里的詩A.音節和諧 B.感染力強 C.思想深厚 D.感情真實21. 王國維《宋元戲曲考》稱:“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后世莫能繼焉者也。獨元人之曲,為時既近,托體稍卑,故兩朝史志與四庫集部,均不著于錄;后世儒碩,皆鄙棄不復道!边@反映了A.元代文學不為后世所重視 B.厚古薄今的觀念影響深刻C.士大夫對市民文化的排斥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學形式22.新文化運動發起的目的是尋求“救國之要道”或“根本之救亡”,其“要道”或“根本”是A.政治革命、推翻“軍人用武力之政府” B.思想啟蒙,啟發“多數國民之覺悟”C.實業救國,興辦“機器生產大企業” D.以俄為師,迎接“世界革命新紀元”23.“古人叫做欲,今人叫做要;古人叫做至,今人叫做到;古人叫做溺,今人叫做尿;本來同一字,聲音少許變了,并無雅俗可言,何必紛紛胡鬧?”這首打油詩你估計出自下列哪位名人之手?A.胡適 B.孫中山 C.康有為 D.李大釗24.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易白沙曾說:“孔子尊君權,漫無限制,易演成獨夫專制之弊;孔子講學不許問難,易養成思想專制之弊;孔子少絕對之主張,易為人所借口;孔子但重做官,不重謀食,易入民賊牢籠。” 陳獨秀認為:“孔教與共和乃絕對勢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廢其一……故其提倡孔教必掊共和,亦猶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笨梢姡挛幕\動對中國傳統文化采取的基本態度是A.徹底批判,全面否定 B.棄其糟粕,取其精華C.西學為體,中學為用 D.中西互補,古今交融第 Ⅱ 卷(非選擇題 共52分)本大題共2小題,第25題28分,第26題24分,共計52分。要求:閱讀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25. (分)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 閱讀以下三則材料 A B C材料二 閱讀以下一些思想家的言論①“君子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雹邸坝H仁善鄰,國之寶也”;“近者悅,遠者來!辈牧先 郭沫若把春秋戰國時代比擬為“第一次五四運動”,深刻地指出,是“社會的轉變”“促成春秋戰國時代的百家爭鳴.群花怒放”,“由秦到現在兩千多年了,我們依然感覺著春秋戰國在學術思想史上是中國的黃金時代。那時的思想學術,無論是南派.北派,都富有獨創精神。”請回答:(1)三則材料是圍繞什么主題選取的?能證明這一主題最有價值的材料是哪一個?(用字母表示)你的理由是什么?(分) (3)郭沫若為什么認為春秋戰國是中國學術思想史上的黃金時代?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春秋戰國時期出現學術思想史上黃金時代的原因。(分)(4)在探究活動中,分組討論是重要的環節,對于春秋戰國時期,甲組給出的結論是“戰亂與災難”;乙組給出的結論是“進步與發展”,如果你是此次討論的參與者,你如何吸收融合兩組的觀點?(分)材料一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此之謂也。故君人者,欲安,則莫若平政愛民矣。 ——《荀子?王制》 材料二 在災荒年間,解決民生問題尤其重要。《夢溪筆談》記載:“皇佑(宋仁宗年號)二年,吳中大饑,殍?(指餓死的人)枕路。是時范文正(范仲淹)領浙西發粟及募民存餉(糧食)……又召諸佛寺主首,諭之日:‘饑歲工價至賤,可以大興土木之役!谑侵T寺工作鼎興。”材料三 明清之際的民本思想家不是站在君的立場上調和君民關系,而是站在民的立場上批判君民關系的顛倒,……這種民本思想,雖然還沒有走到否定君權存在的必要,提不出一個建設民主國家的方案,因而還不是現代意義上的民主思想,但他們已提出了民權的問題,并以此批判君權。 ——張祥浩《論中國古代民本思想發展的歷史進程》材料四 康有為“托古改制”,把作為變法理論依據的進化論,與古老的公羊三世說揉合在一起,把改制的核心內容——君主立憲,與傳統的民本主義食二為一。他從傳統的民本思想,引伸民權思想的“大義”。 ——劉向平《傳統民本思想的歷史演化及對近代中國民主進程的影響》請回答:(1)據材料一概括荀子的思想主張。(4分)(2)據材料二概重慶市楊家坪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無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34523.html

相關閱讀:高二歷史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單元測試題[1]
遼寧省沈陽二中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 歷史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江蘇省淮安市漣水金城外國語學校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
吉林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試卷 Word版
湖北省潛江市職教中心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月考(歷史)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