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樂一中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高二歷史試卷(理科)命題人:單永紅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判斷題)和第Ⅱ卷(材料問答題)兩部分。第I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荀子?儒效篇》記載:“(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這段材料能夠說明西周分封制中分封的主要對象是(。〢.周王的親族 B.在戰爭中立功的將士 C.周王的姻親 D.商朝的王族和貴族2.唐朝在門下省設置的供三省宰相共同議定軍國大政的場所叫( )A.中朝 B.內閣 C.軍機處 D.政事堂3.有學者評述某部法律“對于受壓制的平民來說,它不僅在書面上給予他們以安全感,而且全面保障他們反對貴族法官在刑事判決方面濫用職權!苯Y合所學知識判斷這位學者所評述的法律是A.《十二銅表法》 B.《查士丁尼民法大全》C.《美國1787年憲法》 D.《拿破侖法典》4.根據《德意志帝國憲法》,統一后的德國為(。〢.君主立憲制國家 B.聯邦制君主國家 C.總統共和制國家 D.君主專制國家5.時代賦于太平天國運動以新的內容和意義,其中最能體現歷史發展潮流的是(。〢.擔負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雙重革命任務 B.幾千年來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C.提出了第一個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 D.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6.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一生最主要的貢獻是(。〢.創建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B.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C.頒布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 D.實現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7.1953年中國政府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為了處理( )A.同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的關系 B.同鄰國和新興民族國家的關系 C.同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的關系 D.朝鮮戰爭的遺留問題8.進入21世紀后,世界多樣化的發展趨勢日趨明顯,這主要是因為( )A.主要霸權國家的衰落 B.多個力量中心的崛起C.聯合國地位日益提高 D.區域一體化趨勢加強9.(小農經濟)“一鋤、一鐮(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個主要勞力加上一些輔助勞力,一旦和土地結合,就可以到處組織起簡單再生產!币韵赂髡f法中對這段話最正確的理解是( ) A.小農經濟具有穩定性 B.小農經濟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C.小農經濟非常脆弱 D.小農經濟只需要一些簡單的勞動工具10.史書記載:唐朝后期長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輻輳(集聚),遂傾(超過)兩市,晝夜喧嘩,燈火不絕,京中諸坊,莫之與比。”材料中沒有反映出(? )A.長安城商業發展突破了兩市的范圍 ?B.長安城商業的發展突破了時間的限制C.崇仁坊成為長安城中最繁華的住宅區? ?D.崇仁坊成為唐朝政府新設立的商業區11.江南制造總局在其辦公廳和各廠辦公所門口都懸掛著兩塊虎頭牌和拷打工人的刑具“水火棍”。工人常遭鞭打和“枷號示眾”,受懲罰重者還要進牢房。這表明洋務運動中的軍事企業(? )A.在管理上具有封建性 ?B.不以追求利潤為目的C.具有資本主義性質 D.其工人由士兵充任12.右圖是紅金龍香煙作的廣告。廣告語:今有煙二種,一為國貨,其一則否。君購國貨,可為國家挽回少許其利權,否則為國家增漏卮矣。以彼例此,孰得孰失,惟諸君實圖利之。材料不能夠反映的是( ) ①是“異味爭嘗”的近代飲食文化的反映②體現了民族資本家的愛國精神 ③說明資本家為獲取利潤進行欺騙宣傳、苊褡鍩煵莨镜拈_辦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的經濟侵略 A.①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13.下圖的做法給全國經濟造成了災難性后果,主要表現為(? )A.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 B.浮夸風和共產風盛行C.人民生產積極性嚴重受挫 D.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14.魯迅先生說:“中國社會上的狀態,簡直是將幾十世紀縮在一時:自油松片以至電燈,自獨輪車以至飛機,自鏢槍以至機關炮……都摩肩挨背的存在。”魯迅先生的話反映的是(? )①中國近代社會生活受到西方舶來工業文明的影響? ②中國近代文化的多層性③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的漸進性 ④近代中國社會生活的多樣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5.下列關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改革沒有使蘇聯經濟獲得發展 ②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③使蘇聯成為超級大國 ④1975年以后,改革停滯不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16.自2008年9月底以來,由美國金融危機引發的全球股市強震,已讓各國投資者對經濟和股市的信心降至歷史低點。不過,學者們普遍認為,雖然此次金融危機的傳播途徑、影響范圍跟上個世紀30年代的經濟危機頗為相似,但不會引發經濟大蕭條。因為人類不會再犯那次大危機中所犯的錯誤。當時歐美資本主義國家“所犯的錯誤”是( ) A.紛紛采取國家干預措施 B.都走上對外侵略的戰爭道路 C.紛紛削減政府開支,組織救濟 D.以鄰為壑,轉嫁危機17.下面三幅圖所反映的實質問題是(? )A.歐元成為世界通用貨幣 B. 經濟全球化和區域集團化趨勢明顯C.世界銀行主宰世界經濟 D.世界經濟多極化格局形成18.某中學歷史探究課上,學生從“穿衣”的角度表達人們對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說:穿衣服應該合乎大自然四季的變化,天氣冷多穿一點,天氣熱少穿一點;乙生說: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種地位,該穿什么樣的衣服就穿什么樣的衣服;丙生說:講究衣服的穿著是一種浪費,穿的簡單,甚至破爛的衣服也未嘗不可;丁生說:何必麻煩,由上面規定,大家都穿一樣的制服不就好了嗎?他們的描述所對應的思想是(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19.讀圖,下列哪一思想家不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 ) A.董仲舒 B.程頤 C. 孟子莊子9個金幣,謀殺父母或兄弟姐妹的犯人出15個金幣,就可以獲得赦免。快把購買贖罪券的金幣投進這個柜子吧,當啷一響,靈魂就可以升天堂了啊!”對這一材料分析正確的是( )①材料中的事件應該發生在16世紀初 ②材料中的事件成為路德宗教改革的導火線③該材料體現了教會的“因信稱義 ④該材料體現了教會對教徒的欺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7.雕塑家羅丹(1840-1917年)在參觀博物館時,面對一些人物塑像有感而發說:“瞧!伏爾泰對面的盧梭,目光中含有無限精微氣息,那是十八世紀諸人物的共同性格!币滥愕耐普,羅丹所謂的“十八世紀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指的是( )A.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類社會的現象 B.提倡歸納或實驗的方法 C.尊崇人文主義,否定天主教的教規 D.傾向自由、平等、反對君主政體28.在西方,火藥、指南針和印刷術對于推翻封建統治、開拓世界市場、推動科技革命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它們在明清時期的中國卻未能推進社會變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當時的中國( ) A.經濟停滯倒退 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國侵擾 C.國家分裂、國力衰弱 D.固守農耕自然經濟生產方式29.北魏孝文帝從小就接受漢族文化的教育,不僅“五經之義”能拿過來就講,史書傳記、諸子百家涉獵頗多;對漢族的詩文也很有研究,他最不可能研究過的詩句是( )①“關關雎雎,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雹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雹邸按睬懊髟鹿猓墒堑厣纤。”④“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盇.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30.公元649年6月16日,唐太宗李世民逝世,唐王朝宣布這一天是全國的忌日。后來,這一天也成為中國書法界的忌日,因為傳說在這一天,一幅叫《蘭亭序》的書帖被當作殉葬品,與李世民一起埋進了昭陵,從此這幅書法作品就永遠在人間消失了。關于《蘭亭序》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暢快淋漓,“伏如虎臥,起如龍跳” B.規范法度,端莊渾厚,雍容大度 C.圓潤纖細,布局均勻,協調對稱 D.瀟灑飄逸“飄若浮云,矯若驚龍”二、判斷題(每小題2分,共10分)(正確的寫A,錯誤的寫B,答案涂機讀卡上)31.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革命運動,學生成為這次運動的主力軍。( ) 32.古代中國以農立國,精耕細作是我國傳統農業經濟的一個基本特征。( )33.智者學派不僅強調人的價值,而且重視人的道德。( )34.盧梭認為啟蒙運動的核心是人應該自己獨立思考,理性判斷( )。35.漢字按照甲骨文、小篆、大篆、楷書、隸書的脈絡演變發展,其演變的總趨勢是由繁到簡。( )第Ⅱ卷三、材料問答題:(本大題共30分)36.(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材料二:古者圣王之為政,列德而尚賢。……自貴且智者為政乎愚且賤者則治,自愚且賤者為政乎貴且智者則亂,是以尚賢之為政本也。材料三:不尚賢,使民不爭,……大道廢,存仁義;……法令滋章,盜賊多有。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欲而民自樸!辈牧纤模悍驀佬陶撸裰芬;重罰者民之所惡也。故圣人陳其所畏以楚其衰,設其所惡以防其奸,是以國安而暴亂不起。吾以是明仁義愛惠之不足,而嚴刑重罰之可以治甘肅省民樂一中2012-2013學年高二第一學期期中考試歷史(理)試題(無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42439.html
相關閱讀:湖北省潛江市職教中心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月考(歷史)
遼寧省沈陽二中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 歷史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江蘇省淮安市漣水金城外國語學校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
吉林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試卷 Word版
高二歷史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單元測試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