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寧夏銀川一中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銀川一中201013學年度(下)高二期末考試歷 史 試 卷命題人:李賽雁 (時間:120分鐘 總分:100分)一、選擇題:(30小題45分)1.古代希臘對人性的探索由“人是萬物的尺度”,發展到“美德即知識”,體現了A.進一步強調人的價值 B.贊美人的智慧與力量C.判斷是非善惡的依據發生了根本變化 D.由強調感性到強調理性2. 李贄在《史綱評要》中說:“(李斯建議焚書的上書)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當戰國?議之后,勢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毕铝袑Υ诵畔⒌慕庾x,與李贄本意相符的是A.儒家思想并非萬世不變之理 B.統治者實施新政必須要堅決 C.政治統一必然要求思想統一D.專制集權是歷史的必然趨勢3.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認為把人類劃分為天生的主人和天生的奴隸是天經地義的,他說:“……有些人生來就注定應該服從別人,另有些人生來就注定應該統治別人”。下列與之有類似主張的中國古代思想派別應是 A.道家 B.墨家 C.儒家 D.法家4. 結合右表材料,這些東西方的思想家及其學說A.從哲學上確立了人類的主體地位B.均反映了農耕文明的內在要求C.均在天賦人權的基礎上得到發展 D.均極大地影響了各自區域的政治5.漢代每年“秋冬歲盡,各縣計戶口墾田,錢谷出入,盜賊多少,上其集簿!狈Q為“上計”,“丞尉以下,歲詣郡,課校其功,功多尤為最者,于廷尉勞勉之,以勸其后。負多尤為殿者,于后曹別責,以糾怠慢也”。材料表明漢代建立“上計”制度的目的是 A.監察郡國? B.考核官吏與澄清吏治C.開展社會救濟? ?D.征收賦稅6.王國維在《殷商制度論》中認為“周人制度大異于商者,一日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喪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諸侯之制”,材料強調的重心是 A.周代的制度比商代更完備 B.宗法制與分封制互為表里 C.宗法制與禮樂制之間是因果關系 D.周文化的穩定性與延續性 7.清高宗(乾隆帝)詔定從《史記》到《明史》共二十四部紀傳體史書為正史,即二十四史。梁啟超在《中國史界革命案》中說:“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譜而已!毕铝蟹治鲋,最符合梁啟超原意的可能是 A.二十四史體現了“家天下”的特征 B.二十四史就是帝王個人的歷史 C.二十四史就是24姓的家譜 D.二十四史是“偽史”,不可信8.《世界史綱》的作者喬治?韋爾斯說:“第七、八世紀,歐洲人民尚處於茅舍塢壁宗教桎梏之境,中國人民之生活已進於安樂慈愛、思想自由、身心舒爽之域!敝袊霈F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中央集權,統治有度 B.科舉取士,統治有人 C.儒學獨尊,統治有序 D.制度創新,統治有方9. 唐代以前,成都的“市”只有一處,位于城西的少城內,簡稱為成都市。太宗年間設立了南市,肅宗后在大圣慈寺后又設立東市,原來位于少城內的成都市則改為西市。東市、西市、南市就是唐代成都著名的三市。下列關于唐代成都三市的說法正確的是①三市是由官府設置的 ②三市的經營有時間限制③三市是民間自發形成的集市 ④三市的出現說明唐代成都商業的繁榮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始皇廿八年的“嶧山刻石辭”中載:“追念亂世,分土建邦,以開爭理……今乃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復起!睆牟牧现锌煽吹搅四男┲贫娶倏たh制②分封制③宗法制④皇帝制A.①④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④ 11.斯塔夫里阿諾斯說:“羅馬人在思想意識方面最重要是貢獻在于,他們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習俗!睂Α袄硇浴钡恼_理解是A.羅馬法完全摒棄了習慣法B.羅馬法主張保護私有制C.羅馬法體現與時俱進,順應現實D.羅馬法為近代西方理性的源頭12.1873年1月22日上?h令發出曉諭,通知各制鞋店不得在鞋上用文字標寫店號,同年12月3日兩江總督李宗羲通知各紙坊鋪“不準于草紙等項紙邊加蓋記號戳記,更不許將廢書舊賬改造還魂紙!辈牧戏从沉水數 A.形成敬惜字紙的良好風氣 B.工商業者具有了商標品牌意識C.商品經濟意識日趨濃厚 D.工業化推動了社會風尚的變革13.美國駐華軍事顧問團團長巴達維將軍在給美國陸軍部的報告中說:“由于國民黨政府在長江以北的失敗所造成的恥辱,縱令時間容許,國民黨政府是否能在華南取得必要的支持,動員這一地區的人力,以重建其軍隊,實屬極端令人懷疑!边@一史料表明,美國 A.對蔣介石政權的失望 B.對武漢會戰結果的不滿 C.對共產黨的肯定 D.對中國抗日戰爭持觀望態度14.歷史學家張岱年認為:明清時期的早期啟蒙思想家們先天不足,具有一種時代的缺陷……孟德斯鳩、盧梭們則拿出了“三權分立”的君主立憲制、民主共和國這樣的資產階級國家藍圖。這表明,中國明清時期的進步思想與18世紀歐洲啟蒙思想屬于兩個不同的歷史范疇。以下對中西啟蒙思想分析不正確的是 A.二者都形成了完整的理論系統,體現了破舊立新的思想解放精神 B.經濟基礎的強弱不同是二者形成不同歷史范疇的根本原因 C.是否從根本上突破封建思想的束縛是對二者歷史影響評價不同的主要原因 D.不能脫離中西具體的歷史背景來苛求思想啟蒙15.北美獨立后,有人寫信給華盛頓,認為美國也應該像其他國家一樣設一個國王,并鼓勵他當美國國王,但這一提議遭到華盛頓的嚴辭拒絕。他說:“我們的國家一定要徹底實行共和政體,如果不能遵循這一原則,試圖采用其他政體,就是叛逆!笔谷A盛頓有這種認識的根本原因是 A.深深植根于北美人民心中的民主自由精神 B.對英國曾經的暴力殖民統治的一種反抗 C.北美資本主義經濟的上百年的發展 D.法國啟蒙思想對北美的啟示16.西方學者弗蘭克寫道:“正如歷史學家所知道的,歐洲人以歐洲為中心組建了一個世界……人們甚至絲毫沒有想到,也許還有另一條相反的道路,也許是世界創造了歐洲!毕铝心軌蛑胃ヌm克本人觀點的理由是 A.英國是工業革命的原發地 B.荷蘭人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股票證券公司 C.各地資源和財富的涌入促進了歐洲的崛起 D.輝煌屬于古希臘、宏偉屬于古羅馬17.章開沅先生說:“ 1895年,中國有三個人各自作出了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選擇:康有為選擇了變法,孫中山選擇了革命,張謇選擇了實業,……可以稱之為殊途同歸 !边@里的“同歸”最有可能指的是 CA.民主政治的追求 B.向西方學習的實踐C.救國救亡的時代任務 D.個人命運的選擇18.從全球角度來看,美國的獨立戰爭也是當時全球殖民爭霸的一部分。當時,美國最有力的盟友是 A.西班牙 B.荷蘭 C.法國 D.英國19.自1500年至今,世界上最大規模的人口移動發生在 A.歐洲人口向美洲的移民 B.非洲黑人被掠賣到美洲C.農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動 D.落后國家向發達國家的移民20.康有為在《孔子改制考》中認為人類社會是循著“據亂世——升平世——太平世”的規律發展的,最終達到“政府皆由民造”,實現天下為公的大同世界;陳獨秀說:孔子之道,施于今日社會為不適于生存。康有為標榜孔子和陳獨秀批判孔子所運用的共同思想武器是A.民主共和說B.社會進化論C.君主立憲論D.經世致用說21.1932年國民政府成立國防設計委員會,調查全國的資源和工業情況,在此基礎上,1934年9月到1935年4月制定了《重工業建設計劃》、《戰時燃料及石油統制計劃》、《四川水力建設計劃》、《運輸動員與統制初步計劃》、《糧食存儲與統制計劃》等。這表明當時國民政府A.加緊動員全國物力圍剿工農紅軍 B.自主強力推進國民經濟建設運動C.著手應對世界性經濟危機的來襲 D.積極因應日本帝國主義步步侵逼 22.在16世紀20年代,英國只有約1?4的人口依靠工資生活,到1688年上升到1?3,而到1851年則到達4?5。下列對此的解讀中,正確的是A.工資勞動者數量變化反映了工廠日益普及B.勞資對立的趨勢貫穿了工業革命的全過程C.工人階級對資本家的依賴程度進一步減弱D.生產組織形式的發展促進了社會關系變化23.晚清某論著寫道:“至于三綱五常,為中國之大教,足下謂西夷無之矣,然考之則不然。東西律例,以法為宗。今按法國律例,民律第三百七十一條云:“凡一切子女,無論其人何等年歲,須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順之心……。”第二百一十三條云:“凡為婦者,應為其夫者所管屬!痹摬牧现饕从沉薃.洋務派倡導中體西用 B.維新派推崇儒家思想C.頑固派重申宋明理學 D.革命派主張法治社會24.斯塔夫里阿諾斯認為:“中世紀后期,十分重要的香料貿易并沒有受到什么影響,關鍵問題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壟斷香料貿易引起了其他歐洲人極大的不滿,他們熱切地尋找能直接抵達東方的途徑,以分享這筆厚利!庇纱丝梢姡乩泶蟀l現的現實原因是A.西歐封建社會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B.歐洲對東方商品的渴求C.壟斷貿易引發激烈的商業競爭 D.奧斯曼帝國隔斷東西方主要商路25.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間,《申報》直接涉及革命黨人活動的新聞僅僅只有3則:《亂首被獲》.《拿獲華興會匪要電》.《又獲華興同仇各余黨》!1912年元旦的《申報》以顯著地位刊登慶祝標語和祝詞。對此解讀最準確的是A.同盟會成立后對革命沒有影響 B.辛亥革命的爆發是偶然的C.社會民眾仇視革命黨人的活動 D.社會民眾對革命的觀念發生轉變 26.蔣廷黻在《中國近代史》中指出:“1840年以前是我們對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寧夏銀川一中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319370.html

相關閱讀:遼寧省沈陽二中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 歷史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江蘇省淮安市漣水金城外國語學校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
吉林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試卷 Word版
湖北省潛江市職教中心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月考(歷史)
高二歷史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單元測試題[1]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