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河南省方城一高2015-2016學年高二12月月考歷史試題 Word版含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選擇題(本大題有30小題,每題2分,共60分)1.著名歷史學家黃仁宇在他的《中國大歷史》中這樣評價中國古代一位思想家的思想:“他的哲學以慈悲為懷,認為這種悲天憫人的心情出自人的天性。”黃仁宇評價的是 A.孔子“仁”的思想 B.孟子的“性善說” C.墨子的“兼愛”思想 D.陸九淵的“心學”2.孟子認為君權的獲得依賴于天命和民心兩方面,董仲舒主張“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黃宗羲則主張“天下為主,君為客”。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董仲舒神化君權 ②黃宗羲強調民本 ③孟子強調以德治國 ④都沒有超越“君主”這一思想范疇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3.張岱年教授認為:“中國在明清時期就出現了早期啟蒙思想,歐洲17、18世紀也產生了啟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紀末期的產物,而后者是近代社會的宣言書。”關于二者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想包含著對傳統儒學的揚棄B.歐洲啟蒙思想為早期的資產階級革命作了思想準備C.二者都提出了對未來社會政治制度的建構D.二者都體現出對君主專制制度的批判4.普羅塔哥拉主張“人是萬物的尺度”;蘇格拉底主張“認識你自己”。他們主張的共同點是 A.傾向于相對主義 B.忽視道德的追求C.強調人類的理性 D.認為人生而平等A.物體運動三大定律的提出者是伽利略 B.伽利略是牛頓力學體系的奠基者C.“科學巨人”牛頓名不副實?D.經典力學是兩人通力合作的成果?19.書法是指按照文字特點及其涵義,以其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寫字,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漢字書法為我國獨創的表現藝術,被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右面書法字體的主要特點是 A.外形參差,棱角分明B.字體偏長,運筆圓勻C.字形方正,結構嚴整D.筆畫勾連,縱情流暢20.2015年2月26 日,我國核科學事業的主要開拓者之一,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朱光亞逝世。在朱光亞等科學家的努力下,中國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到核航彈、導彈核武器的成功,僅用了兩年時間。科學家們的努力,對當時中國最主要的現實意義是A.證明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B.增強了我國的國防實力,維護我國的國防安全C.促進了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D.使中國科技水平領先世界21.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產生嚴重的危機。宗教真理之金同那個盛裝它的古老破舊的錢袋一起丟棄了,而且再也找不回來了。這主要是由于 A.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與“上帝直接對話”B.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否定生物“神創說”C.牛頓創立經典力學理論,擺脫神學對科學的束縛D.赫胥黎創立人猿同祖論,否定“上帝造人說”A....(2)材料二評論商鞅的主要標準是什么?你怎樣看待這一評價?(4分)材料三 北宋的既定政策是縱容豪強地主兼并之家肆意兼并土地,而且給予免稅免役的特權。而中小地主和較富裕的自耕農,為逃避繁重的稅斂和差役,有人寧愿托庇于官紳和豪強之家,偽立契約,假稱土地已典賣,自己淪為佃戶,實則仍在原有的土地上耕種,但要把收獲物的一部分交給官紳和豪強之家!{稅戶除繳納賦稅之外,還要依其戶等到各級政府分輕重不同的差役。因為官紳地主、富商大賈都享有免稅特權,各種差役抖落到中小地主和富裕的自耕農身上。(3)北宋初期的土地和賦稅政策的特點是什么?(3分)這些政策造成了哪些問題?(3分)為解決上述問題,王安石在變法中主要采取了哪兩項措施?(2分)材料四 “及神宗朝,荊公(指王安石)乘政……后人但言其法為百姓害。而不知共移氣心,變風俗為朝廷之害,其害百姓者,可以一旦為更。而其害于潮廷者.則數十百年,滔滔之勢一往而不返也! ——《日知錄?宋世風俗》 (4)材料四對王安石變法持什么態度?(1分)你是怎樣看待王安石變法的?(3分)23.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凡人主之所以勸民者,官爵也。國之所以興者,農戰也,今民求官爵,皆不以農戰,而以巧言虛道,此謂勞民,勞民者,——《商君書?農戰第三》材料二 令民為什伍,而相牧司連坐。不告奸者腰斬,告奸者與斬敵者同賞,匿奸者與降敵同罰,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為私斗者,各以輕重被刑大小。《史記?商鞅列傳》材料三。ü陌宋迥辏┦拢t遣使者循行州郡,與牧守均給天下之田: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畝,婦人二十畝,奴婢依良丁;牛一頭,受田三十畝,限止四牛……魏無鄉黨之法,唯立宗主督護;民多隱冒,三五十家始為一戶。內秘書令李沖上言:“宜準古法:五家立鄰長,五鄰立里長,五里立黨長,取鄉人強謹者為之。鄰長復一夫,里長二夫,黨長三夫,三載無過,則升一等。其民調,一夫一婦,帛一匹,粟二石……群臣多言:“九品差調,為日已久,一旦改法,恐成擾亂。”文明太后曰:“立三長則課調有常準,苞蔭之戶可出,僥幸之人可止,何為不可!——《資治通鑒》卷一三六請回答:(1)材料一中商鞅認為國家興亡的關鍵是什么?為此商鞅變法中推行了哪些改革措施,依據材料二概括說明。(分)(2)概括材料三中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內容,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孝文帝改革的影響。(分)(3)對比材料二、三,指出兩者改革相同點。從兩個改革的成功經驗中你得到什么啟示? 參考答案:31、 (20分)(1)著眼于變法取得的政治、經濟兩方面的實際效果,看到了變法為秦統一奠定了基礎。(4分)(2)著眼于對個人品質的評價,忽略了對商鞅變法社會客觀效果的考察。(2分)應主要著眼于是否有利于發展生產力,單就個人品質,無法全面評價個人在歷史中的作用。(2分)(3)特點:不抑制土地兼并;按照戶等負擔差役;豪強有免役權。(3分)問題:土地兼并嚴重;賦役不均,逃避賦稅的現象嚴重;政府賦稅收入減少,財政困難。(3分)措施:免役法、方田均稅法(2分)河南省方城一高2015-2016學年高二12月月考歷史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319909.html

相關閱讀:湖北省潛江市職教中心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月考(歷史)
遼寧省沈陽二中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 歷史試題 Word版含答案
高二歷史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單元測試題[1]
吉林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試卷 Word版
江蘇省淮安市漣水金城外國語學校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