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現代中國教育的發展優化練習(附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第21 現代中國教育的發展
【堂達標】

1.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毛澤東提出:“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化的勞動者!边@個教育方針體現了(  )
①重視全面發展、谥匾暤掠、劢逃嫦蚴澜
④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選B。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能力,此題考查黨的教育方針,從材料可判斷①②④正確。③是鄧小平在改革開放開始后提出的教育方針 ,在該材料中沒有體現。
2.某人收藏有一本1958年編寫的《掃盲識字》本,上面有“苦戰十五天,摘掉盲帽”的口號。該口號實質上反映出(  )
A.當時中國出現了“大躍進”傾 向
B.新中國教育的有效性大為提高
C.到1958年我國基本上掃除了盲
D.黨和政府始終重視教育的發展
解析:選A。注意時間“1958年”!翱鄳鹗逄,摘掉盲帽”這種說法本身違背了教育規律,體現了想迅速改變教育現狀的盲目冒進思想,這說明當時中國出現了“大躍進”傾向。
3.2007年,在紀念高考制度恢復30 周年時有人寫道,3 0年前的冬天,我有幸參加了那一次史無前例的“中華第一考”。當我從公社黨委辦公室拿到那張蓋著鮮紅印章的“準考證”時,我一下子從麻木的慣性中驚醒,我意識到改變自己命運的時刻到了。這表明高考制度的恢復(  )
A.使我國的教育體系更加完備
B.激發了社會成員的求知熱情
C.使人民素質得到普遍的提高
D.促進了社會秩序的穩定和諧
解析:選B。理解材料“從麻木的慣性中驚醒,我意識到改變自己命運的時刻到了”,從這句話里,我們可以感覺到當時人們學習知識的熱情,A、C、D三項材料不能體現。
4.“211工程”建設實施以,推動了(  )
A.高等教育的整體發展
B.職業教育的發展
C.西部貧困地區教育的發展
D.基礎教育的發展
解析:選A!211工程”是發展高等教育的計劃,是指面向21世紀,在全國重點辦好100所大學和一批重要學科。
5.觀察下列圖片:

1979年,鄧小平與恢復高考
后入學的大學生
請回答:
(1)在當時,鄧小平在教育方面提出哪些指導方針?
(2)這些指導方針的提出有何作用?
解析:第(1)問依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加以思考作答;第(2)問要從教育方針的指導作用和意義角度概括。
答案:(1)鄧小平提出教育應優先發展的思想,同時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的指導方針。
(2)促進了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并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了人才。
【后練習】

一、
1.從1952年秋天開始,我國對高等院校進行大規模調整,新設了北京地質學院、北京鋼鐵工業學院、成都工學院、昆明工學院等,院校數量從201所減少到181所。當時調整的主 要目的是(  )
A.徹底改變原有的不合理區域布局
B.有計劃地開始整頓和改造舊教育
C.實現教育為工農服務
D.為大規模經濟建設培養專門人才
解析:選D。本題主要考查新中國確立教育方針的背景。1952年底,我國國民經濟恢復,為1953~1957年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準備了條件,即將開始的大規模經濟建設急需專業技術人才。從題干給予的信息可以看出新設的主要是工業學院,說明院系調整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工業建設人才。
2.“革”期間,我國教育遭破壞的表現有(  )
①教育戰線一片混亂、诖髮W教育水平下降、廴珖舷聵影鍛颉耙唤y天下”、芫拍炅x務教育得到普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選A。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分析理解問 題的能力。③是“雙百”方針在“革”期間遭破壞的表現。④是“革”結束后教育復興的表現。
3.費正清在《美國與中國》中說:“1977年毛后的領導轉變了方針。為了現代化,國家重視專甚于紅,重新建立了為國選拔人才的傳統制度!边@種“制度”具體是指(  )
A.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B.恢復高?荚囌猩贫
C.提出“科教興國”戰略
D.推進九年制義務教育
解析:選B。解答此題要注意根據題干中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進行分析。據“1977年”“重新建立了為國選拔人才的傳統制度”可以推知材料所敘述的是恢復在“革”中被取消的高?荚囌猩贫。
42009年11月10日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副司長王定華做客人民網,他表示,從2006年到2009年,國 家投入1600多億元用于義務教育階段免除學雜費政策。對此理解不正確的是(  )

A.“科教興國”的進一步落實
B.國家有能力實施免費義務教育
C.體現了“希望工程”的成果
D.進一步推動了教育的公平
解析:選C。義務教育階段免除學雜費是國家的總體教育政策,這一運作經費的是國家投入。而“希望工程”則是社會捐資辦學,所以與此關系不大。
5. 有人打算在紀念恢復高考30 周年的郵票中使用下列圖片,這說明設計者認為恢復高考(  )

①發生在1977年、谥饕獨w功于鄧小平
③激起了社會求知的熱情、芡苿恿藢W校教育的發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選D。本題考查理解與分析能力。解題時應盡可能的從圖片中獲取信息。 圖片中明確標出了高考恢復的時間:1977年,①正確;鄧小平與大學生合影的出現暗示是鄧小平恢復高考使學生走進了大學校門,②正確;一群學生圍著老師熱心學 習的情景說明③④正確。
6.確立教育要為國家建設服務,學校要向廣大工農開門的會議是(  )
A.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
C.全國科學技術大會
D.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解析:選B。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再認再現能力。1949年底,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確立教育要為國家建設服務,學校要向廣大工農開門,將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教育改變為社會主義的教育。
7.改革開放后,我國的教育改革步伐明顯加快,主要表現在(  )
①大力普及九年 義務教育、谑够A教育走上法制軌道
③大力實施素質教育、芨母锔咝U猩c分配制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解析:選A。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改革開放后,我國對基礎教育、中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進行了重大改革,推動了我國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
8.“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不分性別、民族、種族,應當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這是我國哪部法律的規定(  )
A.《憲法》 B.《義務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護法》 D.《教師法》
解析:選B。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題干強調的是兒童受教育的權利,與此相關的只能是《義務教育法》。
二、非
9.閱 讀下列材料:
材 料1:我們要實現現代化,關鍵是科學技術要搞上去。發展科學技術,不抓教育不行?靠罩v不能實現現代化,必須有知識,有人才……一定要在黨內造成一種空氣:尊重知識,尊重人才。要反對不尊重知識分子的錯誤思想。不論腦力勞動、體力勞動,都是勞動。從事腦力勞動的人也是勞動者。
——鄧小平《尊重知識,尊重人才》
(1977年5月24日)
材料2:科技進步、經濟繁榮和社會發展,從根本上說取決于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培養大批人才。我們必須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學化水平,這是實現我國現代化 的根本大計。
——江澤民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
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請回答:
(1)材料1中鄧小平這段談話的背景是怎樣的?
(2)材料1和材料2所闡述的共同觀點是什么?
(3)據材料1、2回答,為什么必須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解析:第(1)問從材料1的出處可知,主要從“革”期間對教育輕視和“革”結束后在教育方面的撥亂反正方面歸納。第(2)問注意題目要求是共同點,要注意語言的簡練。第(3)問依據材料加以概括。
答案:(1)針對“革”時期,輕視知識、輕視人才的錯誤做法;粉碎“四人幫”后,撥亂反正。
(2)重視教育,尊重知識,尊重人才。
(3)國力的強弱,科技的進步、經濟的繁榮和社會的發展取決于勞動者的素質,取決于人才的培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34888.html

相關閱讀:遼寧省沈陽二中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 歷史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江蘇省淮安市漣水金城外國語學校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
湖北省潛江市職教中心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月考(歷史)
吉林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試卷 Word版
高二歷史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單元測試題[1]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