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二歷史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鞏固檢測試題(帶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第五單元
第1時

一、(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 (2010•黃橋中學高三期中考試)“開眼看世界”的思想發展成一股社會思潮的原因不包括(  )
A. 鴉片戰爭前后,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加劇
B. 中西方之間的聯系加強
C. 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D. 以林則徐、魏為代表的先進分子研究并介紹世界知識所致
2. (2011•啟東中學模擬)“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意義包括(  )
①開始沖破“貴華夏,賤夷狄”的舊觀念
②是對幾千年傳統心態的一次挑戰
③邁出了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的第一步
④使“開眼看世界”發展成為社會思潮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3. (2010•南通三模)林則徐在廣東禁煙期間曾提出購買、仿造近代軍艦的建議。這一舉動遭到朝野上下的激烈反對,連道光帝都斥之為“一片胡言”。由此得出的結論不包括(  )
A. 林則徐是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 有識之士已經認識到國防近代化的重要性
C. 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面臨被扼殺的危險
D. “中體西用”的思想未得到統治者的重視
4. (2010•江蘇羊尖中學高三模擬)《日落紫禁城》:“那是一個風云激蕩的世紀,世紀末的那個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熱鬧起,幾個讀書人呼號——變亦變,不變亦變。”這里的“幾個讀書人”中應該包括(  )
A. 譚嗣同     B. 林則徐
C. 李鴻章 D. 陳獨秀
5. (2010•姜堰第二中學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在《海國圖志》中,“志于英夷特詳”。這是因為英國當時是(  )
A. 中國最主要的敵國
B. 中國最重要的平等貿易國
C. 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D. 世界上最早的君主立憲國家
6. (2010•濰坊高三一模)“其貌則孔也,其心則夷也!辈牧厦枋隽酥袊(  )
A. 《海國圖志》     B. 《新學偽經考》
C. 《資政新篇》 D. 《狂人日記》
7. (2010•金陵中學月考)“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異于傳統,又因其主事者以新衛舊的本意愿而難以掙脫傳統。結果是‘東一塊西一塊的進步’。零零碎碎的。是零賣的,不是批發的!狈喜牧厦枋鏊枷胩攸c的是下列哪位歷史人物(  )
A. 林則徐 B. 曾國藩
C. 洪仁? D. 康有為
8. (2011•桐城模擬)國學大師章太炎做了一首唱詞:“地獄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滿人逃往熱河邊,曾國藩做漢奸……”他對洪、曾兩人的歷史評價不同,乃是著眼于(  )
A. 階級上,洪代表農民階級,曾代表地主階級
B. 民族上,洪排滿革命,曾為滿族效力
C. 性別上,洪提倡男女平等,曾主張男尊女卑
D. 學術上,洪破除舊迷信,曾尊孔揚孟
9. (2010•南京一中最后沖刺)近代中國思想界的“西學東漸”經歷了一個由理論到實踐、由照抄照搬到與中國實際情況相結合的發展歷程。下面體現這兩個步驟的標志性事件分別是(  )
A. 洋務運動、戊戌變法
B. 戊戌變法、辛亥革命
C. 辛亥革命、新化運動
D. 洋務運動、井岡根據地建立
10. (2010•南通、揚州、泰州三市二模)康有為曾上書光緒帝:“今則萬國交通,一切趨于尚同,而吾以一國衣服獨異……今為機器之世,多機器則強,少機器則弱,辮發與機器不相容也。” 這表明資產階級維新派實質上要求(  )
A. 改革社會風尚 B. 吸收世界明
C. 發展近代交通 D. 主張機器生產
11. (2010•南通、揚州、泰州三市二模)梁啟超曾說,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國民……以為吾中國之政教風俗無一不優于他國。這里批評的是當時某個派別主張(  )
A.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B. 師夷長技以制夷
C. 軍事為主,民生為輔
D. 原封不動地維護封建統治
12. (2010•無錫高三質量調研)一位學者說:“晚清思想化史的進程展示了一種特殊的現象:先進思想家從西方引進,并以微弱的資產階級經濟關系和職能集團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現代化觀念與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樣漂浮在廣闊的鄉土化帶的上空!边@則材料(  )
A. 批判洋務派的中體西用
B. 反對宣傳西方民主啟蒙思想
C. 呼喚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D. 指出啟蒙思想影響的有限性
13. (2010•鎮江高三一調)19世紀中期以前,西方的科學家認為宇宙中有一種物質是彌漫在世界上,無所不在的。受其影響, 19世紀90年代,譚嗣同撰寫了《仁學》,把仁作為世界的本質,說仁統萬物,仁統宇宙,仁就是世界的本體。由此可見,維新派思想的突出特點是(  )
A. 照搬西方思想學說
B. 傳統化與西方思想相融合
C. 固守儒家傳統思想
D. 全面接納西方自然科學成果
14. (2010•?茶中學高三統考熱身訓練)光緒二十四年(1898)五月,維新派代表人物康有為從“中體西用”的角度論述了科舉制度改革的必要性。這表明他(  )
A. 在戊戌變法初期思想趨于保守
B. 認同洋務派的“中體西用”思想
C. 在教育改革方面與洋務派觀點一致
D. 所說的“體”和“用”與洋務派不同
15. (2010•金陵中學模擬)“19世紀60年代,清政府陸續設立培養翻譯人才的學校和譯書機構。90年代,梁啟超收集部分已譯西書目錄,按照西學、西政等類別編成西學書目表,并指出“國家欲自強,以多譯西書為本。”根據上述材料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
A. 近代翻譯西方著作蔚然成風
B. 近代所譯西學著作數量頗多
C. 當時所譯著作尚未涉及政治領域
D. 譯書活動以救亡圖存為目的
二、非(共20分)
16. (2009•南通高三第二次調研測試)鴉片戰爭以后,西方資本主義化大量涌入中國,與中國傳統儒家化發生了尖銳的沖突。如何正確看待和處理西方資本主義化與中國傳統化的關系,思想界進行了激烈的爭論。這一爭論貫穿中國近代史始終,對中國近代歷史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提出:“善師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師外夷者,外夷制之……竊其所長,奪其所恃”。他又強調“勢變道不變”,“乾尊坤卑,天地定位……是以君令臣必共,父命子必宗,夫唱婦必從”……后為洋務派所承接,發展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缡攀兰o七十年代早期資產階級改良派思想家王韜說“當默深(魏)先生時,與洋人交際未深,未能洞見其肺腑,然師長一說,實倡先聲”。
——曾樂《中西化和哲學爭論史》
材料二 我們必須承認我們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質機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識不如人,丈學不如人,音樂不如人,藝術不如人,身體不如人。
——胡適《介紹我自己的思想》
材料三 中國應該大量吸收外國的進步化,作為自己化食糧的原料……決不能生吞活剝地毫無批判地吸收。……中國的長期封建社會中,創造了燦爛的古代化。清理古代化的發展過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華,是發展民族新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條件。
——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
請回答:
(1)據材料一,指出魏在中西化關系問題上的主要觀點。(2分)王韜認為他“實倡先聲”是指什么?(2分)
(2)據材料二,歸納胡適的主要觀點。(2分)這一思想觀點形成的原因是什么?(6分)
(3)毛澤東對外化的觀點是什么?(2分)運用這一觀點,他在20世紀20年代創造性地提出了什么新的革命理論?(3分)
(4)綜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史上中國知識界對西方化看法的發展趨勢。(3分)

第五單元
第2時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 (改編題)下列關于中國近代維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和激進民主主義(新化運動時期)思想的評價,哪項不是它們的共同點(  )
A. 是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產物
B. 在中國具有廣泛的社會基礎
C. 是知識分子向西方學習的產物
D. 是進步的和愛國的思想
2. (2010•鹽城高三二調)陳獨秀在《敬告青年》中寫道:“彼陳腐朽敗之分子,一聽其天然之淘汰,雅不愿以如流之歲月,與之說短道長,希冀其脫胎換骨也。予所欲滋泣陳詞者,惟屬望于新鮮活潑之青年,有以自覺而奮斗耳!”這段話表明他鼓勵青年(  )
A. 改造中國傳統社會
B. 投身工人運動實踐
C. 積極推動學革命
D. 建立中國“勞工社會”
3. (2011•濱海中學期中考試)胡適在《四十自述》中說道:“這個‘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公式,確實一種當頭棒喝,給了無數人一種絕大的刺激。幾年之中,這種思想像野火一樣,延燒著許多少年的心和血。”此語評論的是(  )

    A    B    C    D
4. (2010•海安實驗中學高三階段測試)新化運動既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又是一場全面的化轉型運動,最能說明這一結論的是(  )
A. 宣傳民主與科學
B. 矛頭指向封建專制制度
C. 白話取代言
D. 《新青年》等新式刊物的出現
5. (2011•蘇州五市四區高三期中考試)2011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紀念日。五四運動前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其中,在《新青年》上指出“階級競爭說恰如一條金線,把這三大原理(注:指唯物史觀、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從根本上聯系起!钡氖(  )
A. 《庶民的勝利》
B. 《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
C. 《我的馬克思主義觀》
D. 《敬告青年》
6. (2011•泰興高三學情調查)在學欣賞上,老師介紹到林紓的《妖夢》:一個人夢見去游陰曹,陰曹里一伙不法之徒把陰曹地府鬧得天翻地覆。他在陰曹里看到一“白話學堂”,門外大書一聯云:“白話通神,紅樓夢,水滸,真不可思議;古討厭,歐陽修,韓愈,是什么東西!睂Υ送瑢W們各抒己見,你認為正確的表述是(  )
A. 林紓所指的不法之徒是指袁世凱等北洋軍閥
B. 林紓認為歐陽修和韓愈的學貢獻不如曹雪芹及施耐庵
C. 林紓的描述反映了新化運動中學革命的表現形式
D. 林紓提倡白話代替言
7. (2010•南通高三一模)有學者提出“五四運動是第一次歷史巨變的補,又是第二次歷史巨變的起點”的觀點,實質指五四運動是(  )
A. 舊民主主義革命完成和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的標志
B. 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的開端
C. 資產階級專政向無產階級專政過渡的開始
D. 政治制度與思想化由古代向近代轉變的起點
8. (2010•南京高三三模)陳獨秀在《吾人最后之覺悟》中說:“自西洋明輸入吾國,最初促吾人之覺悟者為學術,相形見絀,舉國所知矣;其次為政治,年政象所證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殘之勢。繼今以往,國人所懷疑莫決者,當為倫理問題。”對此材料理解正確的是(  )
A. 國人最先引進的是西方學術思想
B. 國人覺醒的主要障礙是傳統倫理
C. 國人引進西方政治制度是成功的
D. 國人最后覺悟要引進馬克思主義
9. (2010•池州七校高三元旦調研模擬)陳獨秀在《舊思想與國體問題》一中指出:“要帝制不再發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穩……非先將國民腦子里所有反對共和的舊思想,一一洗刷干凈不可”。為此而發起的一場思想解放運動的主要功績是(  )
A. 動搖了傳統禮教的思想統治地位
B. 推翻了封建專制政體
C. 推動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 促進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10. (2010•鹽城中學三模)陳獨秀說:“吾國之維新也,復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黨與在野黨之所主張抗斗,而國民若觀隔岸之火,熟視而無所動心!边@不能表明他(  )
A. 指出了維新與共和的不足
B. 主張促進中國人民的覺醒
C. 認為中國革命還沒有成功
D. 主張發動無產階級革命
11. (2010•淄博高三一模)胡適在一封信中說:“有三個雜志可代表三個時代,可以說是創造了三個時代:一是《時務報》;一是《民報》;一是《新青年》!边@三個時代的共同主題是(  )
A. 宣傳西學     B. 維新變法
C. 救亡圖存 D. 民主共和
12. (2011•濱海中學期中考試)新化運動時期,魯迅在中寫道:“茍有阻礙這前途者,無論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墳》《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圖,金人玉佛,祖傳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辈牧媳砻黥斞赶壬(  )
A. 要求推翻君主專制政體
B. 全盤否定傳統化
C. 主張宣傳馬克思主義
D. 號召發動群眾革命
13. (2009•蘇州調研)有人說:“新化運動是辛亥革命在思想化領域的繼續,是對辛亥革命的補!逼浜x主要是指新化運動(  )
A. 主張民主科學
B. 深入學習西方思想化
C. 挽救民族危亡
D. 徹底批判封建正統思想
14. (2010•黃橋中學高三期中考試)“自權利之禍于人心,破家族,削親權,亂男女,蔑尊卑長幼,盡棄吾中國數千年之禮俗教治,而從事于其所謂平等自由之說!辈牧戏从沉说缹W先生對哪一歷史事件后社會變遷的不滿(  )
A. 鴉片戰爭 B. 維新變法
C. 義和團運動 D. 新化運動
15. (2010•南通高三階段測試)1920年,陳獨秀在《談政治》一中明確宣布:“我承認用革命的手段建設勞動階級(即生產階級)的國家,創造那禁止對內對外一切掠奪的政治法律,為現代社會的第一需要。這一認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中國共產黨的影響
B. 工農運動的發展
C. 馬克思主義的影響
D. 新化運動陣營的分化
二、非選擇題(共20分)
16. (2010•姜堰羅塘中學期中考試)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933年《東方雜志》開展了“新年的夢想”征活動,活動征反映了當時中國思想領域的動向。
材料一 “新年的夢想”專欄統計表(共142篇)
地域分
布情況地域上海南京北平杭州廣州天津濟南安慶
人數78171284222
職業分
布情況職業大學教授編輯及著作家教家育新聞記者官吏藝術家職員學生
人數383991212343
材料二 “新年的夢想”專欄名人夢想錄(部分)
人物夢想
郁達夫將的中國,可以沒有階級,沒有爭奪,沒有物質的壓迫,人人都沒有、而且可以不要“私有財產”。
林語堂“我不做夢,希望民治實現,人民可以執行選舉、復決、罷免之權,只希望人民之財產生命不致隨時被剝奪。”“我不做夢,希望人民有集會結社權,只希望臨時開會抗日不被軍警干涉。”
章乃器中國將的革命,必然是一個向整個的上層階級進攻的左傾的革命。那個革命的目標,不單是要推翻帝國主義,而且同時要推翻帝國主義的虎倀。
李宗吾希望“中國的軍人不要只能內戰,不能抗外。軍事當局不要只知剿共,不知御侮。……希望能殺盡一切貪官污吏!袊癖娔鼙O督政府,使政府不為少數軍閥所私,使政府為民眾全體的政府!
周谷城我夢想中的未中國首要之件便是:人人能有機會坐在抽水馬桶上大便。
宋云彬未的中國將有一場大火,毀滅舊社會的一切,重新建設起一個沒有人對人的仇恨、階級對階級的剝削的社會。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分析這些征的有何特點?(4分)
(2)根據材料二,有哪些作者表達了社會主義的夢想?(2分)結合國際國內背景,分析這一時期知識分子向往社會主義的原因?(8分)
(3)根據材料二,概述當時知識分子提出了哪些近代化夢想?(6分)
參考答案
第1時
5. A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開眼看世界”的背景,根據題意可知,林則徐、魏“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主要是由于鴉片戰爭中看到西方的“堅船利炮”,萌發向西方學習先進的軍事技術抵抗西方的侵略,而英國是當時侵略中國的急先鋒和主要敵人,所以應該選A。
6. B 【解析】維新變法時期,康有為發表《新學偽經考》等,把西方政治學說同中國儒家傳統化相結合,利用孔子的威望,減少變法的阻力。這一做法被頑固派看穿,說他是“其貌則孔也,其心則夷也!
7. B 【解析】本題考查對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據題意學習“西方器物”“以新衛舊”,應該是洋務派的代表人物,選B是正確的。
8. B 【解析】從材料中的信息“滿人”,稱曾國藩為“漢奸”即可判斷。
9. D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概括歸納能力,結合所學史實進行判斷分析。理論到實踐是洋務運動,照搬照抄到結合國情是中共開創的民主革命道路“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故選D。
10. B 【解析】本題主要從明史觀的角度考查學生閱讀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康有為要求剪發辮,易服裝以適應“機器之世”,實際上是要求中國的生活方式符合世界工業明的要求,故選B。
11. A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對史料的閱讀分析能力和對基礎知識的遷移運用能力。材料中梁啟超批評某個派別“只知有兵事、朝廷”而不知“民政和國民”,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其批評的是地主階級洋務派。
12. D 【解析】關鍵是讀懂材料的有效信息:“晚清”“資產階級”“民主、自由、平等”思想,“漂浮在鄉土化帶的上空”,說明這種思想沒能深入影響民眾。
13. B 【解析】本題考查從材料中獲取信息的能力。從材料看出譚嗣同的思想明顯受到西方科學家的影響,同時又把儒家“仁”的思想與西方思想相結合,故選B。
14. D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康有為是資產階級維新派的代表人物,他借用洋務派“中體西用”的思想論證科舉制度改革的必要性,顯然是為維新變法服務的,表明維新派講究斗爭的策略,變法維新的目的并不會因此而改變。
15. 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閱讀材料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從洋務派到維新派都主張編譯西方書籍,A、B兩項直接從材料中得出,D項根據材料提供的時間是從19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這一時期向西方學習明顯是以救亡圖存為目的。故選C 符合題意。
16. 【答案】(1)觀點:提出學習西方,但認為封建制度和化不能改變。(2分)含義:對知識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學習有重要的啟迪作用。(2分)
(2)觀點:全盤否定中國傳統化,全盤肯定西方資本主義化。(2分)原因:資產階級的局限性;對西方化認識膚淺;中國落后。(6分)
(3)觀點:批判吸收。(2分)“工農武裝割據理論”。(3分)
(4)由排斥西方先進制度和思想化到全盤西化,再到正確認識西方化。(3分)
第2時
6. C 【解析】新化運動中學革命的表現形式,即:可用白話取代言,由材料可以看出陰曹地府里主張學習白話,反對歐陽修、韓愈等人提倡的言。
7. B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歷史觀點的能力,第一次巨變是辛亥革命,真正意義上的舊民主主義,第二次巨變是新中國的成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8. B 【解析】提取材料有效信息,關鍵信息“國人所懷疑莫決者,當為倫理問題”。
9. A 【解析】提取材料信息“將國民腦子里所有反對共和的舊思想,一一洗刷干凈”,說明這次思想解放運動指新化運動,結合所學知識,該運動的主要功績是動搖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
10. D 【解析】注意題干材料中的信息“國民若隔岸觀火,熟視而無所動心”,說明陳獨秀認識到了資產階級領導的政治運動缺乏群眾基礎,故選D。
11. C
12. B 【解析】從“全都踏倒他”可以看出魯迅對于封建思想和封建化的痛恨,主張全盤否定。
13. D 【解析】辛亥革命是在政治領域反封建,而新化運動提倡民主、科學,是在思想領域里的反封建,是對辛亥革命的繼承與發展。
14. D 【解析】全面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從“棄禮教、倡平等自由”,即否定傳統儒學,提倡資產階級思想,可知應該是資產階級激進派發起的新化運動。
15. C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從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注意題干“勞動階級(即生產階級)的國家”,即無產階級的國家,這應該受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影響。
16. 【解析】第(1)問,要從材料出發,提取材料有效信息進行概括歸納,同時要熟悉書本知識,實際是考查對書本知識的遷移應用。 第(2)問,要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抓住時間,從而鎖定相應的階段特征。第(3)問,注意根據材料概括即可。
【答案】(1)從地域上看,主要于思想相對開放的大城市,如上海、南京;(2分)從職業上看,主要于知識分子階層(受過一定教育的知識分子),反映知識分子的思想動向。(2分)
(2)作者:郁達夫,宋云彬。(2分)
原因:國內:五四運動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影響不斷擴大;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或日本對中國侵略、九一八事變);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民主革命的影響。國際:蘇俄(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取得重大成果(或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成功、工業化建設成就);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使知識分子對資本主義產生了疑惑。(答對一個要點得2分,此問得分不超過8分)
(3)政治上:希望民族獨立;國家統一;民主法治。經濟上:國家富強,民生幸福。(6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39027.html

相關閱讀:湖北省潛江市職教中心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月考(歷史)
高二歷史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單元測試題[1]
遼寧省沈陽二中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 歷史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江蘇省淮安市漣水金城外國語學校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
吉林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試卷 Word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