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3 可再生資源的利用與保護——以土地資源為例 學案(湘教版選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2.3 可再生資的利用與保護——以土地資為例 學案(湘教版選修6)
【學習目標】 1.了解土地資的利用與保護措施。2.理解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措施。3.理解科學開發和整理土地的目的及原因。


一、植樹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1.意義:維持和改善土地①__________,保持和提高土地的②____________,使土地生產能力不斷③____________。
2.主要措施:④____________。
3.防護林帶類型: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
4.防護林目的:防御⑧________、⑨________等自然災害,為工農業生產和人們生活創造良好條。
5.減少水土流失的耕作方法:防風林、⑩________、輪作、______________和等高線犁地、______________。
二、科學開發和整理土地,保證耕地持續供應
1.科學開發土地的原則
(1)土地開發要與____________________相協調。
(2)嚴格保護耕地,加大____________的力度。
(3)防止__________________,重視________條的限制。
2.土地整理
(1)概念:以增加農用土地面積,特別是________面積,提高農用地________為目的的土地________和恢復工程。
(2)條:________過多、道路溝渠不整,零星未利用地和____________多。因工礦生產建設________、塌陷和________等,廢棄了大量土地。
(3)意義:可________土地生產功能,或作為________耕地。

基礎達標練

考查點1 植樹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1.為了加強水土保持,下圖中甲、乙、丙、丁四地段中,最應退耕還林(草)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下列減少水土流失的耕作方法中最適合低丘陵地區的是(  )
A.輪作 B.修筑梯田C.保護性犁地 D.防風林
“植樹節”是一些國家以法律形式規定的以宣傳森林效益,并動員群眾參加義務造林為活動內容的節日。結合所學知識完成3~4題。
3.很多國家將植樹節用法律的形式確定下,是因為植樹造林是防止______的最佳措施(  )
①水土流失 ②地面沉降、弁恋鼗哪、艽髿馕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具有防御風沙、洪澇等自然災害功能的防護林帶主要有(  )
①水防護林帶、谒帘3至謳А、鄯里L固沙林帶、苄教苛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考查點2 科學開發和整理土地,保證耕地持續供應
5.我國農村建房缺乏規劃,形成眾多的“空心村”,其帶的主要問題是(  )
A.水資緊張 B.交通不便
C.土地大量閑置和浪費 D.居住環境改善
6.在我國南方地和丘陵的土地利用中,應該(  )
A.發展種植業,增加農民收入
B.發展畜牧業
C.大力發展林業,保障農業的穩產、高產
D.積極發展建筑材料業
方法技巧練
框圖法記憶科學開發和整理土地的方法
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我國土地類型分布
(1)從干濕地區看,我國以水田為主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哪一種干濕地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原主要分布在哪一種干濕地區:________________。
(2)D處土地生產力差異顯著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人們不合理地開發利用使土地資遭到破壞,耕地面積不斷縮小,其中C處良田大量喪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B處耕地縮小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后應充分發揮土地生產優勢,建立起與當地生態條協調一致的生態系統。C處應適宜發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處地丘陵應適宜發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維持生態平衡,保障農業穩產、高產。
方法技巧 


參考答案
知識清單
①生態性狀、诶眯б妗、刍謴透隆、苤矘湓炝帧、菟B帶、匏帘3至謳А、叻里L固沙林帶 ⑧風沙、岷闈场、馓萏铩罡N 保護性犁地 區域的生態環境 開發耕地 盲目擴大耕地面積 生態 耕地 質量 建設 溝坎 廢棄地 挖損 壓占 恢復 備用
基礎達標練
1.B [甲、乙、丙、丁四地段中,乙處坡度最大,最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甲、丁地勢平坦,丙處位于腳,坡度較小且為梯田,均不易引起水土流失。]
2.B [所列的四個選項都是減少水土流失的耕作方法,但最適合低丘陵地區的是修筑梯田。]
3.C 4.D [第3題,從成因上看,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是植被破壞的結果;地面沉降是地下水過度開采形成的;減少大氣污染物的排放是減少大氣污染的最佳方式。第4題,“具有防御風沙、洪澇等自然災害功能”是題眼,植被的水涵養可以減少地表徑流量;水土流失會加劇洪澇災害發生的強度和頻率;薪炭林是為居民提供薪柴的防護林。]
5.C [農村眾多的“空心村”,既導致土地大量閑置和浪費,也對農村的居住環境造成不良影響。]
6.C [南方低丘陵從地形角度講,應重點發展林業。]
方法技巧練
(1)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 半干旱地區 (2)海拔較高,地勢起伏較大 (3)風蝕、沙漠侵吞 水蝕,土地次生鹽漬化,城市、工礦生產建設用地和農村住房用地的不斷擴大 (4)畜牧業,退耕還牧,更好地發揮牧業優勢 林業,擴大森林覆蓋率
解析 該題主要考查我國土地資的基本特征、合理利用土地資等方面的知識。第(1)題,結合圖例在圖中找到對應土地類型的分布,再判斷其所屬的干濕地區。第(2)題,地勢等自然條影響我國青藏高原地區的土地生產力狀況。第(3)題,結合當地的自然條及人類活動狀況分析耕地資減少的原因。第(4)題,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結合,因地制宜發展農業。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43761.html

相關閱讀:旅游規劃學案
中國的生物災害
自然災害及其影響
正午太陽高度
非可再生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對策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