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二歷史上冊文綜第二次段考試題(有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合肥七中第二次段考綜(歷史)

一、(每題2分,共計50分)
1、早期科學成就是建立在長期觀測的基礎上的。比如:人們發現帆船出海航行時,隨著船的漸行漸遠,岸上的人們所看到的現象是船體漸漸地消失在水中,而桅桿還露在水面上;船返航時情況則相反。下列哪一成就與上述觀測直接相關
A.地圓學說 B.日心學說
C.自由落體 D.經典力學
2.他的墓志銘上寫著這樣的話:他以超乎尋常人的智力,用他所發明的數學方式,第一個證明了“行星的運動和圖像,彗星的軌道和大海的潮汐……”。此人可能是:
A.哥白尼 B.牛頓C.達爾 D.普朗克
3.史學家認為“17世紀后期科學革命的勝利為啟蒙運動提供了先決條件”。符合此“先決條件”的事件是
A.哥白尼提出“日心說” B.經典力學的形成
C.胡克發現細胞 D.伽利略發現自由落體定律
4.德國科學家基爾霍夫(1824——1887)曾說:“物理學已經無所作為,往后無非在已知規律的小數點后面加上幾個數字而已。”能證明這一說法錯誤的是
A. 經典力學體系 B.電力的廣泛應用
C.相對論的提出 D.兩彈一星的問世
5.英國著名物理學家湯姆生在展望20世紀物理學前景時,講道:“動力理論肯定了熱和光是運動的兩種方式,現在它的美麗而晴朗的天空卻被兩朵烏云籠罩了。”其中第二朵“烏云”,尤以黑體輻射理論出現的“紫外災難”最為突出。為驅散這一“烏云”,
A.伽利略提出自由落體運動 B.普朗克創立量子理論
C.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 D.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
6.改良蒸汽機投入使用后,在歐洲出現了一大批相對集中的工業城市。所以有人說“蒸汽機是工業城市之母”,這主要是因為蒸汽機
A.大大提高了工業生產的效率 B.使工廠擺脫了自然條件的限制
C.促進了相關行業機器的發明和改進 D.推動了農業明向工業明的轉型
7.經典物理學所面臨的危機,終于在20世紀初被物理學發展史上的兩場偉大的革命所解決。這兩場革命使人類
A.擁有了研究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的理論體系
B.放棄了經典物理學的思想方法和科學理論
C.否定了此前物理學取得的一系列成果
D.轉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和社交方式
8.在19世紀歐洲思想界,發生了兩件大事,分別是《共產黨宣言》和《物種起》的發表,這兩者
A.對當時不公的社會問題的態度完全相同B.都從根本上對傳統觀念進行挑戰
C.都與宗教思想桎梏直接相關D.對人類歷史進程的影響完全一致
9.在新科技革命的影響下,以勞動和資本密集型為特征的“大煙囪工業”、“夕陽工業”比重逐漸下降,而電子、核能、激光、人工合成原料等“朝陽工業”則迅猛發展,它充分說明科技革命使
A.政府對科技日益童視 B.工業對國家經濟發展的作用不斷減弱
C.工人的勞動條件和勞動手段不斷改進 D.社會經濟結構發生重大變化
10.有學者指出:“美國思想體系的傳統任何時候都不會轉變為僵死的教條,而是在每一新的歷史階段為回答時代的呼喚而獲得新生。”20世紀90年代,美國“回答時代的呼喚而獲得新生”的舉措是
A.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全面干預B.實行自由放任政策
C.大力推行強權政治 D.大力發展高科技產業
11.史載“二戰期間, 美國研制了原子彈并用于實戰;1946年美國投入使用第一臺電子計算機, 最初是用計算炮彈彈道的;德國人研制成功遠程液體燃料火箭, 是用于攻擊英國的!币陨鲜穼嵳f明
A. 科技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 B. 戰爭是推動科技發展的主要動力
C. 戰爭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 D. 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戰的結束
12.早在1961年美國的卡遜出版了《寂靜是春天》,書中的標題有“不必要的大破壞”“死亡的河流”“自天而降的災難”等,如今,書中的警告一一出現,這再次證明
A.環境問題始于美國 B.只有靠科技征服災難
C.預言的準確表明作者的聰慧 D.科技是一把雙刃劍
13. “其書羅列甚遠之國,指掌形勢,可謂奇書。”“方今急邊防,疲氓未息肩。苦心著此書,搜討頗有年!边@是對下列哪本書的評價?

14.《海國圖志》在中國沒有廣泛流傳,但是在日本卻大受歡迎,重刻、翻譯,各取所需的版本很多。此書未能在中國流行的主要原因是
A.士大夫們不重視 B.相同的著作很多
C.缺乏社會環境 D.缺乏物質基礎
15.在農耕明向工業明轉軌的過程中,清政府隕落了。但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清政府也不斷地進行自我拯救,力求跟上工業明的腳步。下列的說法,正確的是
A.海禁政策的實施表明清政府自我拯救的決心
B.洋務運動的開展說明清政府完成了自我拯救
C.維新變法運動使自我拯救深入到制度的層面
D.護國運動加速了清政府自我拯救的步伐
16.歷史學家蕭功秦在《危機中的變革》一書中指出:“中國近代歷史劇變的基本分界線,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戰爭”。下列最能說明這一結論的是
A.中國割地賠款、喪權辱國B.近代民族工業開始產生
C.開啟了制度變革的探索歷程D.開始出現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
17.下列言論屬于近代中國資產階級維新派的是
A.“今君人者釋其刑德而使臣用之,則君反制于臣也”
B.“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C.“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
D.“秦以之為君,正所謂大盜竊國者耳”
18. 1898年康有為在《上清帝第五書》中說:“若詔旨一下,天下雷動,士氣奮躍,海內聳望……如是則庶政盡舉,民心知戴!睆牟牧现型瞥龅姆鲜穼嵉慕Y論是
A.變法缺乏理論基礎B.變法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C.變法鼓舞了清軍士氣D.維新派沒有認識到變法的復雜性
19.魯迅先生曾說:“可惜中國太難改變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國自己是不肯動彈的!币韵隆氨拮印迸c“動彈”的對應關系中錯誤的是
A.鴉片戰爭——開眼看世界
B.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C.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傳播民主與科學的思想
D.甲午中日戰爭——維新變法,救亡圖存
20.葉德輝(1885年中舉人,1892年成進士授吏部主事)曾對某一人物進行批判:“其貌則孔也,其心則夷也!边@里的“某一人物”應是
A.嚴復 B.康有為 C.譚嗣同 D.孫中
21.梁啟超指出:“革命成功將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漸漸有點廢然思返,覺得社會化是整套的,要拿舊心理運用新制,決計不可能,漸漸要求全人格的覺悟!边@段話實際上揭示了
A.辛亥革命毫無建樹B.中國民眾麻木頹廢
C.解放思想勢在必行D.愛國人士救國無門
22.近代一篇寫道:“三年以,吾人于共和國體之下,備受專制政治之痛苦!杂栌^之,此等政治根本解決問題,猶待吾人最后之覺悟!弊髡邞撌
A.洋務派 B.維新派 C.革命派 D.新化運動代表
23.魯迅先生在《(吶喊)自序》中寫道:“他們正辦《新青年》,然而那時仿佛不特(儀)沒有人贊同,并且也還沒有人反對,我想,他們(或)許是感到寂寞了……”這反映新化運動的一個局限性是
A.沒有找到救國救民的正確道路和方向
B.急功近利,試圖僅靠化運動改造社會
C.脫離群眾,運動僅限于知識分子范圍
D.在思想方法上犯了形式主義的錯誤
24. “從18世紀以,講科學理性、講自由、講人權、講法治、講個人的尊嚴,這些價值通過五四成為當代中國知識分子化結構中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價值! 這表明了五四運動
A.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B.體現了中國人的愛國主義精神
C.弘揚了科學與民主的精神D.促成了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
25.新化運動與歐洲啟蒙運動相比,其共同點有
①都正面批判了封建思想 ②都引發了一場大規模的資產階級革命運動
③都促進了民主思想的傳播 ④都屬于資產階級的反封建斗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材料題(每題10分,功績20分)
26、
材料一:牛頓,請原諒我,你發現了你那個時代唯一的路,只有具備最深邃思想和創造力的人才能找到的路。你創建的那些概念,甚至直到今天還在引導著物理學中的思考,雖然我們如今知道,它們將被其他一些從直接經驗中脫離開的觀念代替。-----愛因斯坦(1946年)
(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愛因斯坦請求牛頓原諒他的原因?(4分)


材料二:有人說17世紀的牛頓把“造物主”從無生命現象的研究領域驅逐出去了,19世紀的達爾又把“造物主”從有生命領域的研究領域驅逐出去了。
----吳國盛《科學的歷程》
(2)材料二的認識正確么?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的看法。(6分)


27、材料三:如圖

(3)上圖體現了新化運動的什么內容?并簡要評價。(6分)


材料四:大學者,“囊括大典,網羅眾家”之學府也。《禮記》《中庸》曰:“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足以形容之。如人身然,官體之有左右也,呼吸之有出入也,骨肉之有剛柔也,若相反而實相成。各國大學,哲學之唯心論與唯物論,學、美術之理想派與寫實派,計學之干涉論與放任論,倫理學之動機論與功利論,宇宙論之樂天觀與厭世觀,常樊然并峙于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則,而大學之所以為大也。
──蔡元培《〈北京大學月刊〉發刊詞》
(4)根據材料四分析,蔡元培的思想主張及其實質。(4分)


合肥七中第二次段考參考答案
123456789101112131415
ABBCBBABDDCDBCC
16171819202122232425
CDDCBCDCCC

26、(1)、提出相對論,否定了牛頓經典力學的絕對時空觀,推動了物理學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
(2)、正確。牛頓的經典力學體系使科學擺脫了神學的束縛向前發展;達爾的生物進化論從根本上改變了當時絕大多數人對生物界和人類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有力的挑戰了封建神學創世說。
27、(1)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以孔子為代表的以三綱五常為核心的儒家傳統道德,已成為封建化的象征,成為維護封建專制統治的精神支柱,在新化運動特定的背景下,有其必要;但對傳統化應該批判中有繼承,不能全盤否定。
(2)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倡導資產階級思想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51527.html

相關閱讀:高二歷史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單元測試題[1]
遼寧省沈陽二中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 歷史試題 Word版含答案
吉林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試卷 Word版
湖北省潛江市職教中心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月考(歷史)
江蘇省淮安市漣水金城外國語學校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