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3年高二下冊歷史5月月考試題(含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2012-2013學年度5月調研考試
高二年級歷史試卷

本試卷分第I卷()和第II卷(非)兩部分。 共12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 110分鐘。
第I卷(選擇題 共60分)
一. 選擇題(共50小題,1—40每小題1分,41—50每小題2分,共60分,所給選項只有一個正確選項)
1.陶淵明不愿“為五斗米折腰”,毅然辭去在任僅八十余日的彭澤縣令;李白傲睨權貴,發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呼聲,他一生狂放不羈,隱逸行樂。二人的人生價值和處世準則明顯受到
A.孔孟之道的影響 B.老莊哲學的影響
C.韓非思想的影響 D.墨家學說的影響
2. 從服飾的演變中可以看出歷史的變遷、經濟的發展和中國文化審美意識的嬗變。周的“秩序井然”,戰國的“清新”,……唐的“豐滿華麗”,宋的“理性美”,……無不體現出中國古人的審美傾向和思想內涵。折射出周的“秩序井然”、戰國的“清新”、唐的“豐滿華麗”、宋的“理性美”的歷史現象分別是
A.宗法制、 “百家爭鳴”、 民主政治、 新思潮萌發
B.郡縣制、 “罷黜百家”、 政治腐朽、 理學盛行
C.專制皇權加強、 “百家爭鳴”、 國家富強、 “經世致用”思想
D.宗法制、 “百家爭鳴”、 國家富強、 理學盛行
3. 朱熹說:“人之一心,天理存,則人欲亡,人欲勝,則天理滅。”這說明朱熹認為
A.“天理”和“人欲”是絕對對立的
B.“天理”和“人欲”是可以并存的
C.“天理”和“人欲”對人類來說是同等重要的
D.“理”是世界的本原和天下萬物永恒存在的普遍規律
4. 宋明理學家倡導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養論、“格物”或“格心”的認識論、成賢成圣的境界論、由齊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論,均以
A.研究天人關系為核心內容 B.倫理道德為核心內容
C.認識自然發展規律為導向 D.關心社會進步為前提
5.“所到之處,羊皮紙被取代。事實證明,它的價值十分顯著:過去,用羊皮紙制作一本《圣經》,至少需要300張羊皮。”文中提到的技術是
A.造紙術 B.印刷術 C.磁石 D.火藥
6.《焚書•答耿中丞》說:"夫天性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給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則千古以前無孔子,終不得為人乎?故為‘愿學孔子'之說者,乃孟子自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撼其夫,而公謂我愿之歟?"李贄此話的含義主要是
A.批判摧殘人性的孔子思想 B.肯定人皆有獨立思考的權利
C.揭露道學家們的虛假面目 D.主張親身實踐并學以致用
7.“舞”字的原始文字像一個人手執牛尾跳舞的樣子,后來加上“舛”(雙腳形),強調雙腳配合雙手和樂曲有節奏地跳躍。這說明漢字

A.演變總趨勢是由簡到繁 B.以圖畫文字為基礎逐步演變發展
C.都是由象形文字構成 D.講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韻意趣
8. 2010年春晚歌曲《龍文》描繪了一種傳統藝術:一彈戲牡丹,一揮萬重山;一橫長城長,一豎字鏗鏘;一畫蝶成雙,一撇鵲橋上;一勾游江南,一點茉莉香”。這種藝術形式是
A.繪畫藝術 B.戲劇表演 C.篆刻藝術 D.書法藝術
9.有人認為:明清文學觀念的演進,使世俗現實生活日漸成為小說關注的焦點。通過家庭、愛情、婚姻的糾葛變化、盛衰興亡,反映社會人際關系,展現時代風尚面貌,提供生動 完整細膩的社會生活畫卷。明清小說呈現這一特點的根本原因是
A.專制主義強化 B.商品經濟發展
C.拜金主義盛行 D.輕商思想淡化
10.小明在進行研究性學習時,找到這樣一段材料:“水涌山疊,年少周郎何處也?不覺的灰飛煙滅,可憐黃蓋轉傷嗟。破曹的檣櫓一時絕,鏖兵的江水猶然熱,好教我情慘切!二十年流不盡的英雄血!”這一段文字最有可能出自下列哪一本書?
A.《宋詞欣賞》 B.《全漢賦》 C.《全唐詩》 D.《元曲賞析》

11.19世紀中期以前,西方的科學家認為宇宙中有一種物質是彌漫在世界上,無所不在的。受其影響,19世紀90年代,譚嗣同撰寫了《仁學》,把仁作為世界的本質,說仁統萬物,仁統宇宙,仁就是世界的本體。由此可見,維新派思想的突出特點是
A.照搬西方思想學說 B.傳統文化與西方思想相融合
C.固守儒家傳統思想 D.全面接納西方自然科學成果
12.19世紀末20世紀初,時人把當時中國的三個政治派別概括為“主保中國,次保大清”、“主保大清,次保中國”、“只保中國,不保大清”,這三個派別依次是
A.洋務派,維新派,革命派 B.維新派,頑固派,革命派
C.�;逝桑锩�,維新派 D.洋務派,革命派,�;逝�
13.魯迅先生在《自選集自序》中意味深長地說:“見過辛亥革命,見過二次革命,見過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看來看去,就看得懷疑起來,于是失望,頹唐得很了。”這表明魯迅先生
A.對中國的民主共和運動產生動搖
B.認為辛亥革命屬于完全失敗的政治運動
C.認識到革命道路的曲折和復雜性
D.對于孫中山以往的革命道路產生了懷疑
14.劉大白在詩《紅色的新年》中寫道:“拿錘兒的說:‘世間底表面的,是誰造成的?你瞧!世間人住的、著的、使的,哪一件不是錘兒下面的工程?’拿鋤兒的說:‘世間的生命,是誰養活的?你瞧,世間人吃的、喝的、抽的,哪一件不是鋤兒下面的結果?’”(注:劉大白,最早反映工農生活的詩人,該詩創作于民國七年)其創作的背景是
A.胡適等人提倡新文學革命 B.南京國民政府統治黑暗
C.俄國建成社會主義社會 D.李大釗創立中國共產黨,宣傳社會主義
15.一戰期間,陳獨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一份以青年為對象的刊物,發刊詞有這樣兩句話“篤古不變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進之族,方興未已。”作者“求變”主要針對
A.思想觀念 B.軍事技術
C.經濟組織 D.教育制度
16.“比方有一個地主,現在報一塊地價是一萬元。到幾十年之后,那塊地價漲到一百萬元,這個所漲高的九十九萬元,照我們的辦法,都收歸眾人公有,以酬眾人改良那塊地皮周圍的社會,和發達那塊地皮周圍的工商業之功勞�!迸c此主張符合的是
A.師夷之長技以制夷 B.洋務派的“中體西用”
C.孫中山的“民生主義” D.民主與科學
17.孫中山在東京《民報》創刊周年慶祝大會上演講道:“照現在這樣的政治論起來,就算漢人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這體現了他主張
A.民族主義 B.民權主義 C.民生主義 D.共和主義
18.針對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章太炎說:“言種族革命,則滿人為巨敵,而歐、美少輕。以異族之攘吾政府,在彼不在此也。若就政治社會計之,則西人之禍吾族,其烈千萬倍于滿洲�!边@表明他
A.反對孫中山的三民主義 B.主張開明君主專制
C.認識到了三民主義的一些不足 D.不主張革命
19.1938年10月,毛澤東在中共中央六屆六中全會上所作的政治報告中指出:沒有抽象的馬克思主義,只有具體的馬克思主義。他在這里強調的是
A.少談些抽象的主義,多研究具體的問題
B.馬克思主義必須與中國具體的實踐相結合
C.必須研究馬克思主義產生的具體歷史條件
D.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
20.“革命失敗以后,革命的主觀力量確實大為削弱了。剩下的一點小小的力量,若僅依據某些現象來看,自然要使同志們(作這樣看法的同志們)發生悲觀的念頭。但若從實質上看,便大大不然。……這就是說,現在雖只有一點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發展會是很快的。它在中國的環境里不僅是具備了發展的可能性,簡直是具備了發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澤東關于中國革命的論述發表于
A.國民革命時期 B.井岡山時期 C.延安時期 D.過渡時期
21.1978年底,鄧小平作了題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講話;1992年初,鄧小平發表了《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這兩次講話都
A.推動了經濟特區的發展 B.深化了體制改革
C.加速了對外開放的進程 D.沖破了思想樊籬
22.中共提出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中的“百家爭鳴”,與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從爭論的內容上講,最主要的不同點是
A.前者側重于文學藝術,后者側重于政治主張
B.前者側重于科學研究的自由爭論和發展,后者側重于文學藝術
C.前者側重于政治運動,后者側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側重于科學研究的自由爭論和發展,后者側重于政治主張
23.美國學者費正清在《美國與中國》中說:“毛(澤東)后的領導轉變了方針。為了現代化,國家重視專甚于紅,重新建立為國選拔人才的傳統制度�!边@種“制度”具體是指
A.招生制度 B.推進九年義務教育制度
C.提出“科教興國”戰略 D.建立高校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制度
24. “第十一條:父母或者監護人必須使適齡的子女或者被監護人按時入學……”這是我國哪部法律的規定?
A.《共同綱領》 B.《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25.譚其驤在1994年說“當前我國在經濟上實行對外開放對內搞活的政策,理所當然,在文化上也應該采用同樣的政策�!蔽幕系膶雀慊钫�,主要指的是
A.三個代表 B.“五講”“四美”
C.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D.三個面向
26. 智者學派代表人物普羅塔戈拉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據此判斷:他認為國家治理好壞的標準應該是
A.是否對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B.是否民主和強盛
C.是否人人都遵守習俗和法律 D.是否由“哲學王”來做統治者
27. “人認為,神也是生出來的,會說話,有形體,穿戴和人相同。如果牛、馬或獅子也跟人一樣,有手,能用手畫畫,能從事藝術活動,那么,牛會把神的模樣畫得像牛,馬會把神的模樣畫的像馬,每一種動物都會把神的身體描繪得跟自己一樣。埃塞俄比亞人說,他們的 神是黑皮膚、扁鼻子;色雷斯人說,他們的神是藍眼睛、紅頭發�!边@反映了
A.蒙昧主義思想 B.人文主義思想 C.理性主義思想 D.民族主義思想
28.歐洲宗教改革期間,德國薩克森的一位天主教徒曾問馬丁•路德:“你不信教皇,不信教階和圣禮,那么你說,有罪的靈魂如何才能得救呢?”馬丁•路德會對他說
A.關鍵在于信仰,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
B.永生與永罰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的意志無法改變
C.只要克服私欲、回復良知,就能成為圣賢
D.教皇是“兩足禽獸”,人民應起來粉碎教會這個邪惡勢力
29.“較為保守的人士徒勞無益地抱怨說,沒有什么是神圣的了,上帝自己也受到審查了, 《圣經》被要求在理性的法庭上提交自己的證明材料。”直接導致這種質疑一切局面出現的人物可能是
A.古希臘時期的智者學派B.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者
C.雅典奴隸制民主時期的政治家D.啟蒙運動時期的啟蒙思想家
30.德國哲學家阿道爾諾說:“在啟蒙精神發展過程中,總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有一定的理論觀點受到毀滅性的批判�!蹦切┍弧皻缧耘小钡挠^點不包括
A.“一個國王、一種法律、一個信仰”
B.“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權力來自上帝”
C.“哪里沒有法律,哪里就沒有自由”
D.“只有君主才有權利思考、決策,其他人只有執行的義務”
31.東晉葛洪《抱樸子》云:“潮者,據朝來也;汐者,言夕至也�!蹦軐︖@一自然現象作出科學解釋的是
A.伽利略的自由落體定律 B.牛頓的經典力學體系
C.普朗克的量子理論 D.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32.二十世紀中前期,人們模仿、再現生活的手法更加豐富多樣。藝術不再為少數人所獨享,它們開始走進千家萬戶。下列促成這種變化的主要媒介是
A.電視和電影 B.鐵路與飛機
C.報紙和廣播 D.網絡與漫畫
33. “把能量的變化看成是跳躍式的進行,成功地解釋了經典理論無法解釋的某些現象,打破了經典物理學中一切過程都是連續變化的觀念�!边@一理論的誕生主要是由下列哪一問題引起的?
A.研究熱輻射 B.揭示時空本質屬性
C.解釋光電效應 D.預測未知行星方位
34.電視政論片《大國崛起•工業先聲》的解說詞說:“牛頓為工業革命創造了一把科學的鑰匙,瓦特拿著這把鑰匙開啟了工業革命的大門”。這表明
A.牛頓是工業革命的倡導者 B.科技為生產發展提供了條件
C.改良蒸汽機問世標志著工業革命開始 D.科學與技術緊密結合推動生產力進步
35. “17世紀西方自然科學的發展給人類帶來從未有過的自信,曾經匍匐在上帝腳下的人類,終于大膽地抬起頭來,開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边@表明自然科學在當時
A.已經徹底擺脫了神學的影響 B.推動了工業革命的開展
C.促使人們形成科學的世界觀 D.促進了人類的思想解放
36.在某一歷史時期,許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歡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來、遙遠的東方、飄渺的夢境等“非凡”環境,塑造諸如驕傲孤獨的強盜、憤世嫉俗的叛逆者、溫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賽女郎,等等。據此判斷,這些文學作品出現主要是因為
A.經濟危機導致社會問題更加突出 B.工業革命后,各國階級矛盾更加尖銳
C.知識分子對“理性王國”大為失望 D.西方社會精神危機在文學層面的反映
37.“對平庸丑陋的現實強烈不滿,著重內心世界,寫自己對生活的感受。強調作家創作的絕對自由,并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要地位,從作家的主觀出發來認識現實,反映現實�!狈线@一文學思潮的作品是
A.《人間喜劇》 B.《巴黎圣母院》 C.《大衛•科波菲爾》 D.《老人與�!�
38.“大量使用了光與色的組合,使畫面上的旭日、河水、晨霧、小舟、遠方的景物,隨著光色的變化而交相輝映,給人以特有的整體感”。這里描述的作品是
A.《向日葵》 B.《埃斯泰克的海灣》
C.《日出•印象》 D.《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39. “她走在美的光彩中,像夜晚皎潔無云而且繁星漫天;明與暗的最美妙的色澤在她的儀容和秋波里呈現:耀目的白天只嫌光太強,它比那光亮柔和而幽暗�!边@是英國l9世紀初期偉大詩人拜倫的作品《她走在美的光彩中》。下列作品與此藝術風格一致的是
A.《藍色多瑙河》 B.《戰爭與和平》 C.《紅樓夢》 D.《向日葵》
40.“對建立在理性基礎上的工業社會表示懷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觀真實,致力于探索離奇別致的形式技巧�!本哂羞@一創作精神的作者是
A.雪萊 B.畢加索 C.貝多芬 D.巴爾扎克
41. 歐洲列強的一個集團同另一個集團血戰到底的慘狀不可彌補地損壞了白人主子的威信,白人不再被認為幾乎是天命注定的統治有色人種的人了。這主要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戰
A.使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戰
B.促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民族的覺醒
C.使歐洲現存的社會制度遭到懷疑與否定
D.造成的巨大傷亡與破壞給人們留下了難以愈合的心靈創傷
42.1920年,美國參議院共和黨人亨利•洛奇說:“不能為了維護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們的主權從屬于別的國家……我們必須首先考慮到美國。”這段話反映了美國
A.對威爾遜總統“十四點和平綱領”的支持
B.對蘇維埃俄國新生政權發動軍事圍攻
C.在華盛頓會議上限制日本在遠東的擴張
D.對英法操縱國聯不滿,拒絕參加國聯
43. 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在《和約的經濟后果》一書中說:“凡爾賽條約是一個殘忍的勝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兇暴的行為之一。”這是因為
A.它建立在相對平等的經濟軍事制裁的基礎上
B.它建立在武裝干涉蘇維埃政權的基礎上
C.它建立在對戰敗國割地、賠款、分贓的基礎上
D.它建立在對殖民地進行委任統治的基礎上
44.自1922年起,英國和法國便處于“有禮貌的破裂”階段。造成這種狀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A.英國對德國實行綏靖政策 B.法國與美國結盟
C.法國單獨占領德國的魯爾地區 D.英國不同意過分削弱德國
45. 1938年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上說:“搬起石頭打自已的腳,這是張伯倫政策的必然結果。”最能印證這一觀點的史實是:
A.《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定》 B.德國實施“海獅計劃”
C.莫斯科戰役的爆發 D.慕尼黑協定的簽定
46. 德里克•W•厄爾溫認為歐洲在一場戰爭之后:“德國已被摧毀;意大利已顯示出不過是一個空殼;大不列顛已不能在一場均勢游戲中扮演主要角色……”這場戰爭是
A.反法聯盟對法國之戰 B.普法戰爭 C.第一次世界大戰 D.第二次世界大戰
47. 中國共產黨曾發表社論稱贊美國是“資本主義世界最典型的民主國”,和蘇聯并為“民主世界的雙璧”。該社論發表的背景是
A.羅斯福新政成功實施 B.世界反法西斯陣營團結合作
C.中美關系開始正�;� D.中國實行改革開放
48. 火能溫暖人也能燒傷人�,F代武器在兩次世界大 戰中的殺傷力促使有良知的科學家進行反思,《羅素—愛因斯坦宣言》就是其中的重要成果。這份宣言敦促各國政府承諾
A.永遠不再發動戰爭 B.永遠不再進行核試驗
C.不把他們的科學成就用以戰爭目的 D.建立“國際戰犯審判法庭”
49. 1959年,赫魯曉夫訪美期間在餐桌上向美方代表提議“為和平和廢除在國外的一切軍事基地干杯”,美方代表回答說:“咱們只為和平干杯。”美國這種態度的實質是
A.以強大的軍事優勢維護美國的世界霸權 B.認為和平高于一切
C.因敵視蘇聯而拒絕了蘇方的建議 D.對社會主義國家實行遏制政策
50.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后的第三天,杜魯門總統命令美國海軍、空軍向南朝鮮提供援助,同時向臺灣海峽派遣第七艦隊向臺灣提供軍事保護,并打著聯合國招牌糾集15國出兵朝鮮的目的是
A.通過武力方式實現朝鮮半島的統一 B.維護世界和平
C.實現霸權的需要 D.擺脫國內經濟危機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40分)
二.本卷共2小題,其中第51題20分,第52題20分,共40分。
51.(20分)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朱熹生活的南宋時代,整個社會統治階級鮮廉寡恥,生活奢侈無度。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欲”之說。天理是公道與良知。朱熹說:“須知天理只是仁、義、禮、智之總名,仁、義、禮、智便是天理之件數。”朱熹區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饑而欲食,渴而欲飲,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滅的是“人欲”,又叫“物欲”�!祆湔J為當時國之大患根在君王心術已受蒙蔽。應根據《大學》之教,以正心誠意作為治國平天下的根本。針對當時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禪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獲得知識�!�
——洪映萱《另一種聲音——對朱熹“存天理、滅人欲”等理學觀念的反思》
材料二 在物質生活富足的前提下,那些經濟上有實力的商家要求政治上的地位,于是出現了精神上的反叛。這種生活本體的變化引發了作家創作意識變化,時代前進的要求也為時代前進的思想變化提供了基礎。李贄在這樣一種生存環境下,他的思想也有了初步的“民主意識”,從而為他的“民本意識”突破儒家“民本思想”提供了社會基礎。從李贄生存的地理環境來看,當時李贄生活在比較繁華的貿易港口泉州,西方的一些先進思想和觀念通過這一窗口傳播進來。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影響下,李贄的思想更具反叛精神,富有戰斗性。
——肖國華《李贄的儒家情節》
材料三 日本傳統文化能夠承接外來文化的刺激及壓力,很大程度上應歸功于日本的儒家學派,即朱子學。在倫理道德方面,承認人的物質欲望和需要,但主張個人利益的目的與歸宿在于社會公益,這顯然與儒家在承認“富與貴是人之所俗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的前提下,最終強調“天下為公”之思想一脈相承。在政治思想方面,主張“天賦人權”理論,但主張民權服從國權,強調儒學一貫的“國家利益高于一切,保留‘忠君報國’之思想”。與此同時,保留儒家忠孝觀念,使得日本近代化過程中,避免了東西方文化體系碰撞時人的原有價值觀念體系崩潰、民族成員心靈分裂等一系列不良后果。近年來,日本經濟界與學術界構筑了“日本式經營”的學說,其中列舉的許多因素都具有儒家文化的特征。
——孫政《儒家文化在日本近代化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請回答:
(1)據材料一,概括理學思想的進步之處。(6分)
(2)據材料二,概括李贄思想產生的主要社會背景。(6分)
(3)據材料三,說明理學在日本近代化過程中是如何得以繼承的。(4分)
(4)綜合上述材料和問題,你從中得到哪些認識?(4分)

52.【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
下列材料,回答問題。(20分)
材料一 “九•一八”事變后,《神戶新聞》記者組織了一次民意測驗,要人們就“滿洲事變”發表自己的看法。一車夫說:“如果通過此次事變占領滿洲,不!占領整個支那日本就會成為富翁。我準備全力協助”。一位劇場主和一位飯店的女主人也異口同聲地說:“由此可以期待生意不景氣狀況的好轉。”
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陷了南京城,消息傳回國內,各地舉行游行活動,以示祝賀,……一位老人說:“這是日清戰爭(甲午戰爭)23年來從未有過的喜事”,為能達到“宿愿”而欣喜若狂�!汀按笕毡緡缷D人會”來說,1934年有54萬人,……全面侵華戰爭后的1937年12月又猛增加到684萬人,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參加該組織的婦女多達925萬人�!幸晃蝗毡緥D女的幾個兒子死于戰爭,對安慰她的人說:“我不哭是因為我已經失去了孩子;我落淚是因為我再也沒有兒子可以送上戰場了�!薄晃唤羞h騰年子的女青年戰爭期間在九州航空補給廠工作,為能親自給日本特攻飛機供應油料而感到無比榮幸。當日本戰敗投降,她“禁不住眼淚盈眶,什么事情也不能做了”,稱:“在我的青春中沒有悔恨!”。
——孫立祥《日本民眾與侵華戰爭》
材料二 美國方面所謂“沒有必要挑起戰爭”的言論完全是一派掩人耳目之辭。實際上,正是那位不愿將此行冠名為“戰爭”的總統親口號召美軍奔赴朝鮮戰場。然而杜魯門從一開始就相當謹慎,力圖淡化這一沖突的本質。對于那些凡是有可能激化美蘇對峙局面的因素,他都要加以限制,而其慣用伎倆之一就是玩弄文字游戲。6月29日,杜魯門剛剛把美軍送上戰場,就立即在白宮接見了記者。當有記者問美國是否實際上已經處于交戰狀態時,他斷然否定。于是,又有一名記者問道:“那么我們是否能夠將其稱之為一次聯合國主持下的警察行動?”杜魯門答道:“是的,這是一種恰如其分的說法�!�
與越南戰爭不同的是,當朝鮮戰爭發生時,美國尚未進入信息社會,而電視新聞也剛剛出現。……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要想把從朝鮮戰場上拍攝的膠片寄到紐約新聞中心,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而且在國內也形成不了什么氣候。
那些遠赴朝鮮戰場的美國士兵常常感到與自己的同胞異常隔膜,沒有人對他們所做的犧牲表示感激,也沒有人認為這場戰爭至關重要。近日有人指出,在二戰期間,美國人民萬眾一心、同心同德,戰場上的將士被國人奉為美國民主精神與優秀價值觀的傳承而備受崇敬。然而,朝鮮戰爭卻是一場難挨的局部戰爭,人們很快就認為這場戰爭對美國毫無益處。
——大衛•哈伯斯塔姆《美國人眼中的朝鮮戰爭》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日本民眾對二戰的態度并分析原因。(12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美國民眾對朝鮮戰爭的態度并分析原因。(8分)

2012-2013學年度5月調研考試
高二年級歷史試卷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共50小題,1—40每題1分,41—50每小題2分,共60分)
1 BDABA BBDBD 11 BBDAA CBCBB 21 DDABC ABADC
31 BAABD CBCAB 41 BDCDB DBCAC
二、本卷共2小題,其中第51題20分,第52題20分,共40分。
51.(20分)
(1)進步之處:理學思想具有憂患意識,關注國家政治;崇尚道德,強調道德對社會的重要性;主張力行,具有務實傾向。(6分)
(2)背景: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市民階層的壯大;宋明理學日益僵化,西學東漸局面的出現。(6分)
(3)強調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民權服從國權;保留忠孝觀念,避免原有價值體系崩潰引起社會思想混亂;把儒家思想應用于生產管理中。(4分)
(4)思想文化不斷傳承、發展;思想文化反映現實社會存在;思想文化具有國際性、交流性。(4分)(符合題意且言之有理即可)

52.(20分)(1)態度:狂熱、盲從。(2分)原因:自古以來日本民族心里潛層的神國觀念和天皇崇拜思想;近代國家主義、軍國主義教育;連戰連捷的戰爭和巨大的殖民地利益;專制體制的歷史傳統;法西斯政權的鼓吹。(10分)
(2)態度:淡漠。(2分)原因:美國政府的低調處理;新聞報道不充分;二戰后反戰和平運動興起。(6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80236.html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相關閱讀:吉林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試卷 Word版
江蘇省淮安市漣水金城外國語學校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
遼寧省沈陽二中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 歷史試題 Word版含答案
高二歷史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單元測試題[1]
湖北省潛江市職教中心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月考(歷史)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