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市五校聯考高二第四次考試歷史試卷命題學校:許昌縣三高 命題人:胡偉超 審題人:陳亮鋒考生注意: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2.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學校、班級、姓名、考場、考號、座號填寫在相應位置上。3.本次考試時間9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4.本卷考查范圍:必修1、2、3與選修1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據記載,漢武帝在祭祀的時候曾要求諸侯王獻金,借口諸侯王的獻金的成色不正,一次奪了106個諸侯的爵位。這表明在當時 ( )A.各諸侯王不遵法紀為非作歹 B.中央已加強了對王國的控制C.王國已發展成地方割據勢力 D.諸侯王不重視宗廟祭祀活動2.《元史?百官志三》載:“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因唐制吐蕃來朝見於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置院使二員,同知二員,副使二員,經歷二員,都事四員,管勾一員,照磨一員”!罢漆尳躺郊巴罗扯`治之”。以下對材料的解讀,正確的是 ( )A.宣政院得名于元朝招見吐蕃使節的地點B.宣政院機構簡單、精干,辦事效率很高C.宣政院是管理與唐朝政府來往的吐蕃政權機構D.宣政院是管理西藏宗教和軍政事務的中央機關3.近代詩歌《寰海后十章(其八)》中寫道:“曾聞兵革話承平,幾見承平話戰爭?鶴盡羽書風盡檄,兒談海國婢談兵……”這是描寫哪一歷史事件的詩? ( )A.第二次鴉片戰爭 B.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虎門銷煙4.《顧維鈞回憶錄》中有這樣一段描述:“‘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在外交上卻不能接受這條成語的,因為國家是不能任其破碎的。在外交上也不可能指望百分百的成功,如果你要達到百分百的成功,而對方也這樣要求,那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外交,因為這樣就無法達成協議……自五四以來,‘人民外交’的口號已成為非常時髦的口號,群眾組織起來大游行或組成代表團對中國的外交施加壓力,常常造成災難性的后果!睂Υ死斫廨^為準確的是 ( ) A.兩國相互妥協才能夠取得成功的外交 B.只有“人民外交”才能真正維護國家的權益C.民眾的愛國熱情往往帶有非理性成分D.顧維鈞為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尋找借口5.下圖所示為我國某支紅軍宣傳部門制作的一副宣傳圖片。對這幅漫畫解讀正確的是 ( ) A.抗日游擊隊在支部領導下迅猛發展 B.反映共產黨與游擊隊的親密合作關系 C.主題思想是游擊隊要接受黨的領導 D.表明了游擊隊主要是在鐵路沿線活動6.2001年,在根據憲法修改《民族區域自治法》時,特別將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國家的一項重要政治制度”修改為“是國家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這一提法 ( )A.突出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國家政治體制中的定位B.說明了國家已將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作為一項根本制度C.使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從此有了明確的法律保障D.說明我國已將實行民族區域自治作為國家的中心工作7.1972年7月5日,應日中文化交流協會和朝日新聞社的邀請,上海市舞蹈學校以芭蕾舞劇《白毛女》劇組為班底,組成“中國上海舞劇團”,受命赴日演出。這一行為 ( )A.是鞏固中日邦交正;牧ψ B.是促進中日關系的官方交往C.是中日為了慶祝建立外交關系 D.屬于中日雙方民間文化交流8.通常對習慣法的解釋是:獨立于國家制定法之外,依據某種社會權威人士確立的、具有強制性和習慣性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如果在公元前6世紀的古羅馬,這里所說的“社會權威人士”就是指 ( )A.由貴族組成的法官 B.陪審法庭中的全體成員C.公民大會選舉的法官 D.社會名流和德高望重者9.“經過20年的革命起義、軍事專政等風風雨雨之后,到了60—80年代,中下層人民既沒有自己的組織,貴族、資產階級也對暴力流血深感畏懼!边@段話旨在說明 ( )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必然性 B.英國“光榮革命”爆發的必然性C.英國選擇斯圖亞特王朝復辟的必然性 D.英國進行的1832年議會改革的必然性10.蘇俄革命早期領導人加米涅夫說:“我認為列寧同志是不對的,他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已經結束。我認為它還沒有結束,……說資產階級民主制已喪失了實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還為時過早!边@反映了 ( ) A.列寧的觀點得到了統一 B.列寧的觀點是錯誤的 C.加米涅夫觀點是正確的 D.部分領導人認識錯誤11.新華網刊登《達沃斯:5天的思想碰撞》一文,指出:“參加論壇的有2500人,就有2500個不同的觀點。這里并不是追求達成一致,而是追求不同地區、不同領域、不同角色的人進行思想碰撞……”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當前世界 ( )A.世界政治多極化格局加強 B.世界霸權主義盛行C.世界政治多極化格局形成 D.世界局勢動蕩加劇12.下面是三幅中國古代工商業城市的分布示意圖。其反映了主要規律是( )圖1 兩漢時期 圖2 隋唐時期 圖3 明朝時期A.從黃河流域向長江流域發展 B.從河流為中心向海洋為中心發展C.從北方為主向南方為主發展 D.從內地為中心向沿海為中心發展13.李贄說:“商賈何所鄙之有?挾數萬之資,經風濤之險,受辱于官吏,忍詬于市易,辛勤萬狀,所挾者重,所得者末!笨梢娝鸄.有著根深蒂固的農本商末觀念B.同情工商業者C.認為資本主義發展是歷史必然D.思想過于超前14.韓非子在《顯學》中指出:“無豐年旁入之利而獨以完給者,非力則儉也!边@一經濟思想的實質是 ( )A.主張支持農民階級的勤勞致富 B.提倡勤勞節儉,建立自然經濟C.認為社會經濟發展取決于自然 D.要求建立新時代新的經濟關系15.觀察下列圖片(根據《世界近代經濟史》中數據編制),以下對圖片信息的解讀,正確的是( )A.16世紀世界海上霸主是葡萄牙B.17世紀世界殖民格局發生重大變化C.18世紀荷蘭海上霸權地位逐步確立D.18世紀英國至亞洲商船增長率居第二位16.中國煙草資訊網上有這樣的報道:當時南洋從組織上加以改組,新公司以宋子文為董事長,以宋的親信程叔度為總經理,從而完全控制了公司,簡玉階變成徒具空名的董事和設計委員!毡镜蹏髁x者利用簡玉階在實業界的地位與聲望,拉他搞所謂“中日經濟提攜”的勾當,卻遭到簡玉階的斷然拒絕。這段報道能夠體現出的信息有 ①民族資本受到中外反動勢力的多重壓迫 ②官僚資本有強取豪奪的特征③抗戰時期民族工業出現發展 ④民族資產階級有革命性的特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1958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成都會議通過了《關于把小型的農業合作社適當地合并為大社的意見》。意見指出:“為了適應農業生產和文化革命的需要,在有條件的地方,把小型的農業合作社有計劃地適當地合并為大型的合作社是必要的!边@里的“大型的合作社”( )A.仍然與農業合作社性質完全相同 B.為適應“文革”的需要而建立的 C.推動了我國農業生產關系的變革 D.有利于我國農業生產的快速發展18.史載:太平軍成立了中國農民戰爭史上的第一個出版印刷機構——“刷書衙”,傳報天主詔旨、命令、官文書及官員任免事項的“提報衙”以及傳遞軍情動態的“疏附衙”和“鐫刻營”。這一材料主要說明 ( )A.太平天國運動重視發揮信息傳媒功能 B.中國近代報刊和雜志出版開始本土化C.太平天國政權已經逐步開始封建化D.太平天國運動中等級制度日益強化19.20世紀40年代以來,西方政府具備的功能越來越多,許多新的官僚機構涌現了出來,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技術統治”,因為這些官員接受過專門的工程或者經濟管理訓練。以下關于“技術統治”的正確認識是( )A.大蕭條時期西方國家普遍出現“技術統治” B.“技術統治”造就了一系列福利國家的出現C.“技術統治”適應了國家對經濟調控的需要 D.“技術統治”可以有效地避免新的經濟危機[]20.以下是蘇聯1951-1965年間農業發展部分指標統計表。從表中統計數字中可以得出的合理推論是 ( )糧食年平均產量肉類年平均產量奶類年平均產量1951-19553850萬噸570萬噸3790萬噸1961-19651.303億噸930萬噸6470萬噸年平均增長率50%60%70%A.當時斯大林模式尚有一定的活力 B.蘇聯的農業生產發展相對滯后C.赫魯曉夫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D.工業化的實現推動了農業發展21.觀察下表。表格中的數據主要說明了 ( )跨國公司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世界總產值國際貿易國際技術貿易對外直接投資所占比重40%60%60-70%90%A.跨國公司成為世界貿易的仲裁者 B.跨國公司完全壟斷了國際貿易C.跨國公司推動了世界經濟的發展 D.跨國公司是經濟區域化的產物22.葛兆光在《中國思想史》中曾說:“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響最廣泛的著作是《家禮》!薄爸祆鋵τ谧约禾岢睦韺W原則如何進入生活世界是相當注意的,他反復強調這種原則在生活中的實現!睂τ谥祆涞淖饔,作者認為 ( )A.實現了儒學的道德化和宗教化 B.實現了儒學的政治化C.實現了儒學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D.實現了儒學的哲學化23.康德有句名言:“我是孤獨的,河南省許昌市五校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第四次聯考歷史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81673.html
相關閱讀:遼寧省沈陽二中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 歷史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江蘇省淮安市漣水金城外國語學校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
湖北省潛江市職教中心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月考(歷史)
高二歷史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單元測試題[1]
吉林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試卷 Wor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