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河北省華北油田某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2012-2013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考試高二歷史試題本試卷分第卷(選擇題)和第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分?荚嚂r間分鐘。第Ⅰ卷(選擇題 共60分)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必將自己的姓名、、寫在。2.?一、選擇題:本大題有40小題,每題1.5分,共60分。每題所列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有學者在論述“國體”時,把中國歷史劃分為“部落時代”、“封建時代”、“郡縣時代”三個時代。其中“封建時代”對應的是(  )A.黃帝時期B.西周 C.秦朝D.西漢2.白壽彝在《中國通史》中寫道:“對官吏有任免權,官吏不能世襲;實行俸祿制,官在則有俸祿,不在官,俸祿也就取消!实奂爸醒胗袡啾O察地方官吏的政務、財政和有無不法行為之權!辈牧戏从车恼沃贫仁紫仁加(  )A.夏朝 B.西周 C.秦朝 D.唐朝3. “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大夫有貳宗,士有隸子弟”(《左傳》桓公二年)。這一現象出現的制度因素是 (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郡縣制4.關于秦朝設郡的數目,學術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國維《秦郡考》考證共有48郡,譚其驤《秦郡新考》推定為46郡。某學者在考證秦朝設郡的具體數目時,收集到以下幾個方面的資料,其中最可信的應是(  )A.(史記)的記載 B.史家的研究論文 C.秦簡的記載 D.民間的傳說5.神權與王權結合,是先秦時期政治制度的顯著特點之一。下列說法與這一特點相符的是(  )A.宗,尊也;廟,貌也,先祖形貌所在也B.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 C.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D.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6.徐天麟在《西漢會要》中說:“漢祖龍興,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矯前世之弊矣!币韵轮贫鹊膶嵭杏∽C了這一觀點的是(  )A.宗法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國并行制 D.皇帝制7.有學者認為:“科舉考試的終結并不意味著其中合理因素與之俱亡。它所體現的許多有價值的觀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為人類共同的基本理念!笨婆e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A.公平競爭     B.以文治國 C.分科考試 D.學而優則仕8.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鑒秦設相之患,相從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國君,其故在擅專威!篂樵紫嗾撸尤灰蕴煜轮蝸y為己任,目無其君,此猶大不可也!弊钣锌赡苷f此言論的帝王是 (  )A.嬴政B.李世民 C.趙匡胤D.朱元璋 9. “凡百司奏抄,侍中審定,則先讀而署之,以駁正違失。大事則稱揚德澤,褒美功業,覆奏而請施行;小事則署而頒之。”具有此種行政審核功能的機構是(  )A.漢朝的中朝B.唐朝的門下省 C.元朝的中書省 D.明朝的內閣10.一位歷史學家評價某制度是“皇權下的民主”“現代分權制度的雛形”。所說的“某制度”指的是(  )A.分封制 B.中外朝制 C.三省六部制度 D.內閣制度11.錢穆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說:“皇室的權,總是逐步升,政府的權,總是逐步降!毕铝惺穼嶓w現這一觀點的是(  )①西漢設立中朝 ②文臣任知州,設通判③“制其錢谷,收其精兵” ④隋唐實行三省六部制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12.錢穆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論中國政治制度,秦漢是一個大變動。唐之于漢,也是一大變動。但宋之于唐,卻不能說有什么大變動,一切因循承襲。有變動的,只是迫于時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勢,改頭換面,添注涂改地在變!辈牧现袃纱巍按笞儎印狈謩e指的是(  )A.分封制、宗法制 B.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C.郡縣制、內閣制 D.三省六部制、內閣制13.胡繩認為:列強支持清政府的政策中包含著一個無法解決的矛盾:一方面它們要清政府保持腐敗與懦弱的狀態,因而只能屈服于外國的壓力,遇事妥協讓步;一方面又想使它具有足以鎮壓億萬人民群眾的力量,以造成有利于外國侵略者的內部安定秩序。列強的這種政策在以下哪個條約中表現最為明顯(  )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14.美國歷史學家費正清在《偉大的中國革命》中寫道:“鴉片戰爭的發生意味著中國拒絕在外交平等和對等貿易的基礎上參加國際大家庭,結果導致英國使用武力。”這一觀點(  )A.肯定了中國抗擊英國侵略的正義性 B.揭示了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源C.抹殺了鴉片戰爭的實質 D.從全球化的角度正確分析了鴉片戰爭的原因16. “國民黨政府監獄中所有的因共產主義或左派活動而被拘禁的人都釋放了,其他逃亡到國外的人也回國為民族事業而聽從分配。甚至蔣介石也照孫逸仙的意思談論戰爭對民族革命的重要性!边@一情況的出現是因為(  )A.國民革命爆發 B.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C.抗戰取得勝利 D.新中國成立17. “中國共產黨愿當此時機,向全國同胞提出我們奮斗之總的目標……爭取中華民族之獨立自由與解放。首先須切實地迅速地準備與發動民族革命抗戰,以收復失地和恢復領土主權之完整!敝袊伯a黨提出上述奮斗目標,是為了(  )A.團結各階層力量推翻北洋軍閥統治 B.實現民族團結抗擊日本侵略C.實現民族團結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務 D.團結各階層力量反對蔣介石18.全面抗戰爆發前后短時期內,國民政府組織了極大的人力、物力將東部沿海的大部分高等學校和大量戰略物資、工礦企業搶運到了云、貴、川等地。有史學家稱其為“東方的敦克爾大撤退”,這次“大撤退”最重要的意義在于(  )A.粉碎了日本帝國主義掠奪中國資源的陰謀B.改變了中國的工業布局 C.為遷都重慶奠定了基礎 D.為持久抗戰奠定了基礎19. “從前皇帝自稱天子,如果有人說皇帝是強盜,可以打倒,別人一定把他看作瘋子。孫中山就曾經是一個被人家看作是瘋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擁護別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瘋子。”發生這種變化的原因是(  )A.儒家民本思想重新得到認同B.社會性質發生根本變化C.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D.民主與科學在中國實現20. 1851年與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國都發生大規模的革命運動。這兩場運動的相似之處有(  )A.參加革命者都是為生計所迫才揭竿而起的B.發動者都希望按照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造中國C.發動者都嘗試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主制度D.革命都從中國南方開始,高潮發生在長江流域21. (五月五日)各報的首頁都用大字標題刊登這條新聞,內容大致如下:“北京學生游行示威反對簽訂凡爾賽條約。三親日要員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遭學生圍毆。曹汝霖住宅被焚,數千人于大隊憲警監視下拘留于北京大學第三院。群眾領袖被捕,下落不明。”從這則報道我們得知(  )①報道反映的事件是五四運動 ②學生是運動的主要參與者③運動中群眾基礎廣泛 ④運動中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2.“中國人民一切困苦之總原因,在帝國主義者之侵略及其工具賣國軍閥之暴虐。中國唯一的需要,在建設一人民的統一政府;而過去數年間之經驗,已證明帝國主義者及賣國軍閥,實為和平統一之障礙,為革命勢力之仇敵。”20世紀20年代以消滅上述反動勢力為目標的革命運動是(  )A.義和團運動    B.辛亥革命 C.北伐戰爭 D.南昌起義23.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碑斈昙t軍“遠征”的直接原因是(  )A.把革命火種播撒到西部,擴大革命根據地B.東北淪陷,華北告急!中華民族危機空前C.“避其主力,打其虛弱”,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敵人D.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被迫進行戰略轉移24、某文件明確規定:“保護國家的公共財產和合作社的財產,保護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經濟利益及其私有財產,發展新民主主義的人民經濟,穩步地變農業國為工業國!边@份文件應該是 A.中共“一大”綱領 B.雙十協定 C.《共同綱領》 D.十一屆三中全會決議25. “任何民族都是有自決權的,這是毫無疑問的事!睔v史的發展使我們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與蘇聯不同的另一種形式。每個國家都有它自己的歷史發展情況,不能照抄別人的。為此,新中國政府(  )A.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C.在全國普及了基層民主選舉制度D.建立了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26.馬克思提出國家一切權力歸屬于廣大勞動人民。新中國對這一思想的實踐是(  )A.確立政治協商制度 B.創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C.建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D.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27.口號反映時代特色!罢l敢反對毛主席,就砸爛誰的狗頭!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腳,讓他永世不得翻身”“打倒舊政府”“砸爛公檢法”,這些“文革”期間的口號反映的本質問題是(  )A.中國社會出現了嚴重混亂 B.人民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C.階級斗爭已發展到黨內 D.民主與法制橫遭踐踏28. 1958年7月,臺灣當局利用美國進攻黎巴嫩的機會叫囂“反攻大陸”。7月18日晚,毛澤東作出炮擊金門的指示,金門炮戰意在擊美,支援阿拉伯人民。8月底,美國撕下了“盟友”的假面,丟下臺艦掉頭遁去。毛澤東決定以民族大義為重,暫緩收復金、馬(金門、馬祖二島),并親自寫下《告臺灣同胞書》,指出:“我們都是中國人。三十六計,和為上計!庇纱丝梢(  )①當時國際局勢動蕩不安②臺灣當局出現了“臺獨”的傾向③美國對中國有所顧忌④共產黨希望以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河北省華北油田某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 (Word有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92255.html

相關閱讀:湖北省潛江市職教中心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月考(歷史)
遼寧省沈陽二中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 歷史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江蘇省淮安市漣水金城外國語學校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
高二歷史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單元測試題[1]
吉林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試卷 Word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