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學年碣石新安中學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卷一、單項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60分。1.“君子之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詩文而己,所謂雕蟲篆刻,亦何益哉!”與此文觀點相符的是 A.孟子的“仁政” B.黃宗羲的“人民為主” C.王陽明的“心學” D.顧炎武的“經世致用2.張岱年教授認為:“中國在明清時期就出現了早期啟蒙思想,歐洲17、18世紀也產生了啟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紀末期的產物,而后者是近代社會的宣言書!标P于二者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想包含著對傳統儒學的揚棄 B.歐洲啟蒙思想為早期的資產階級革命作了思想準備 C.二者都提出了對未來社會政治制度的建構 D.二者都體現出對君主專制制度的批判’3.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發100周年,民革中央和部分政協委員向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提出的“兩岸共同紀念辛亥革命爆發100周年”的提案,在臺灣島內引起了共鳴。臺灣新黨主席郁慕明表示,追尋孫中山路線的新黨也正在為紀念這個重要日子而精心準備。在對辛亥革命的評價中,可能為兩岸主流學者所共同接受的是A.辛亥革命失敗的根本原因是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 B.辛亥革命廢除封建君主專制統治建立民主共和國,具有劃時代意義 C.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方向 D.辛亥革命的結局表明資產階級共和國的道路在中國行不通4.詩人徐志摩(1896—1931)說:“在24歲以前,我對于詩的興味,遠不如我對于相對論 或民約論(社會契約論)的興味”這段經歷可以作為個案反映 A.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賽先生” B.當時“文學革命”的影響還不大 C.當時的青年知識分子并不重理輕文 D.新文化運動對傳統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5.下列詩詞中,能反映近代中國社會生活風尚的是 A.?我國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義的符號卦字的右邊卜字,是象形,表示在地上豎桿子,右邊那一點是太陽的影子。卦字左邊的圭字是尺子,用來測量影子的長度位置。通過長期測量,勞動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各種季節規律。勞動人民科學理論、技術發明的突破社會發展A鐵器的使用,牛耕的推廣中國進入農耕文明時期B經典力學體系創立、蒸汽機的改良工業革命、人類進入蒸汽時代C電磁學理論的突破世界進入壟斷資本主義時代D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知識經濟時代來臨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小題,滿分分。列寧裝的流行反映出新中國的政治外交、特點?(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個小題,滿分40分。.(2分)答案要點(1)古代史書體例:紀傳體、編年體、紀事本末體。(分) 西方啟蒙思想;進化論思想;救亡圖存思想;民主革命思想等。(4分,任答兩點)(2)文藝復興宣揚了人文主義,強調了人的價值;啟蒙運動宣揚理性主義,強調了人的獨立思考。(6分)(3)革命史觀:中國進入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全球史觀:中國卷入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近代化史觀:客觀上使中國出現近代工業,開啟了近代化的歷程。 文明史觀:中國的農耕文明受到工業文明的沖擊,小農經濟開始解體。 (分,點2分,任選種史觀作答即可)(4)政治民主化:辛亥革命 經濟工業化:洋務運動思想理想化:新文化運動 (6分)特點題材本埠全國國外數量57篇80篇37篇比例33?67?廣東省碣石新安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94678.html
相關閱讀:湖北省潛江市職教中心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月考(歷史)
遼寧省沈陽二中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 歷史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江蘇省淮安市漣水金城外國語學校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
高二歷史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單元測試題[1]
吉林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試卷 Wor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