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期末試題一、選擇題(共24道,每道2分,共48分)1.在宗法觀念盛行的傳統社會,姓氏也有貴賤之分!摆w”姓并不是中國最大的姓氏,但在中國民間流傳最廣的《百家姓》版本中卻排序第一,“趙錢孫李,周吳鄭王”的順序家喻戶曉。由此可推斷出該版本的《百家姓》成書于哪一朝代A. 西周 B.唐朝 ? C. 北宋D. 明朝2.《禮記》記載:“夫禮者,所以章疑別微,以為民坊者也。故貴賤有等,衣服有別,朝廷有位,則民有所讓!庇纱丝梢,制定禮樂制度的目的是A.加強中央集權 B.發展文化教育事業 C.維護社會等級秩序 D.打擊地方諸侯勢力3.最近有人在網上發表了《程朱理學流毒無窮》一文,認為中國最大的悲哀在于出現了朱熹和二程。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A. 評論著眼于程朱維護統治秩序,壓抑人的個性發展B. 此說法有失偏頗,沒有辯證地客觀評價程朱思想 C. 我們應批判地繼承程朱理學思想 D. 這種觀點是正確的,程朱理學不能適應統治階級的需要4.歷史學家指出:西周王朝雖然顯示出一定的統一性、集權性,但國家結構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質的特點。造成上述“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是A.貴族擁有世襲特權B.分散的自然經濟C.貴族擁有土地所有權D.王室日益腐敗5.圖中的兩人在治國方略上存在很大差異的根源是 伯利克里 秦始皇A.君主專制與民主法制 B.工商業經濟和小農經濟 C.“三公九卿”與“公民大會” D.“政事共商”與“皇權至上”6.有學者認為18世紀中葉英國工業革命的主要條件,中國早在15、16世紀的明朝就幾乎全部具備了。以下能支持這一結論的是 ①朱元璋廢除丞相,皇權高度專制 ②江南出現一系列工商業市鎮 ③李贄寫成《藏書》《焚書》等著作 ④蘇州出現“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的生產形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7. 有史家認為“辛亥革命以革命的方式解決了中國現代化過程中的政治文明選擇問題,傳統政治文明中的制度體系因此全面崩潰!薄皞鹘y政治文明中的制度體系因此全面崩潰”的具體表現是A. 結束了君主專制制度 B. 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C. 確立了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 D. 確立了君主立憲制8.對于中國近代化,有人這樣說:“廣東人立言,湖南人流血,江浙人摸錢!鄙鲜鲈u價中“江浙人摸錢”的本質含義是A.江浙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中心 B.江浙是中國人民抗爭探索最早的地方C.近代資本主義經濟在江浙等地發展較快 D.江浙人具有經商發家致富的優良傳統9.梁啟超先生評價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絕后的大意義”,“第一,覺得凡不是中國人都沒有權來管中國人的事;第二,覺得凡是中國人都有權來管中國人的事”。由此推斷,他認為辛亥革命A.增強了國民的民族民主意識 B.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C.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 D.擴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權利10.1689年英國的《權利法案》、美國1787年憲法、法國1875年憲法、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的頒布,都標志著本國資本主義代議制政體的建立,這說明A.法律化是近代社會在政治上的突出特征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資本主義在全世界范圍內最終確立 D.歐洲資本主義制度誕生11.某歷史課外興趣小組了辦一期黑板報,有如下的一段宣傳材料:這個發明使人類從此開始擁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請你給宣傳材料中的“發明”添加一個合適的標題A.信息時代的到來 B.理性時代的到來C.蒸汽時代的到來 D.電氣時代的到來12.有學者說:“若就經濟角度而言,18世紀的歐洲顯然是首開先河的英國之歐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紀的歐洲則無疑是法國之歐洲”。材料中所說英國、法國開先河的事件是A.確立君主立憲制B.工業革命、啟蒙運動C.確立君主立憲制、文藝復興運動D.工業革命、文藝復興運動13.薄伽丘的《十日談》“講了一百個故事,或是講了一百個寓言、一百篇醒世小說、一百段野史”,這“一百個故事”主要訴說了天下有情人的種種悲歡離合的遭遇,其思想價值在于A.宣揚自由、平等、博愛的理想 B.高舉民主、科學的旗幟C.弘揚人文主義思想 D.倡導宗教改革14.啟蒙思想家們用“人權”反對“王權”,用“人道”對抗“神道”,用“人類理性”否定宗教愚昧,用“自由”“平等”代替封建等級專制,是為了A.進一步完善資本主義代議制政治框架 B.宣揚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合理性C.清除近代自然科學發展的思想障礙 D.啟迪人們的反封建意識15.下列有關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評述,不正確的是A. 都反映了資產階級的利益要求 B. 根本原因都是資本主義經濟的產生和發展 C. 都是以理性主義作為指導思想 D. 都反對天主教會的思想禁錮16.17世紀末至l8世紀末的歐洲啟蒙運動,是繼文藝復興之后的又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它的重要特征是A.自由主義 B.理性主義 C.享樂主義 D.人文主義17.《雜文月刊》曾刊登過一篇名為《中國簡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則徐說:我銷:洪秀全說:我反:康有為說:我變;孫中山說:看我的!睂ζ湔_的認識是A.純屬缺乏歷史依據的文學夸張 B.反映了近代中國人的救國探索C.都加速了中國政治民主化進程 D.四者的斗爭對象和方式基本一致18.從1985年到1987年,我國指令性計劃的工業品由120種減少到60種,計劃管理的商品由188種減少到23種,計劃供應出口商品由70種減少到36種。這種情況本質上反映了A.民營企業的恢復與發展 B.企業獲得了絕對自主權 C.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漸發展 D.我國國民經濟發展迅速19.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曾提出一個戰略設想,簡稱為“和平鴿”戰略,其地理概念結構如右圖所示。突出表明中國A.已經放棄了不結盟的外交政策B.促進亞太地區經濟合作與交流C.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多邊外交D.正積極致力于新型的區域合作20.1979年,(中國)“選舉法”修訂,規定全國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鄉村與城市人口數的比例為8:1,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為1:1。這表明A.我國的民主進程開始于1979年 B.代表名額由偏向城市轉變為城鄉平等C.農村取得了與城市平等的發展權利 D.代表名額由偏向農村轉變為城鄉平21.有歷史學家說:“在1870年以后大約40年里,并非僅僅在歐洲人看來,歐洲實際上確實算是在世界上快速擴張的現代文明的中心!睂е逻@一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擴張 B.資本輸出 C.文化傳播 D.第二次工業革命22.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家主權正在越來越多地向政府間國際組織轉移。比如,向聯合國、地區組織轉移政治、外交和軍事權利,向WTO、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全球公司轉移經濟權利。此現象出現的背景是A.信息化趨勢 B.全球化趨勢 C.多極化趨勢 D.城市化趨勢23.下圖是20世紀后半期世界工業發展情況表。年份1960年1970年1980年1990年2000年高收入國家工業比重40%38%36%34%31%中收入國家工業比重28%34%43%37%36%低收入國家工業比重22%27%37%36%43%據表可知,高收入國家的工業比重呈不斷下降趨勢。以下對此的解讀,比較合理的是A.世界經濟多極化的反映 B.低收入國家工業發展水平超過發達國家C.發達國家逐漸從工業經濟轉向知識經濟 D.低收入國家反對霸權主義取得重大成果24.司湯達說:“歷史學家的第一先決條件就是沒有發明能力!彼麖娬{的是歷史學家A.在進行歷史研究時所作的推論應是對歷史的發現而非發明 B.在研究歷史時不能有自己的觀點C.研究的歷史素材都應該是真實可信的 D.研究歷史不可借助假設推論二、非選擇題(共3道,25題14分,26題18分,27題20分,共52分。)25.(14分)在傳統社會中,自耕農(注:指自己耕種自己土地的農民)是社會的基礎,他們的生存狀況,事關社會的穩定和發展。閱讀以下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為了保證賦稅,徭役的供應,國家歷來關注自耕農階層的存在!胺定小農”是統治者長治久安的良策,當一個新王朝建立時,對此尤為關注。歷代統治者采取鼓勵墾荒等政策,積極培植自耕農.誠然,自耕農這一階層是很不穩定的,經常分化. ——摘自葉顯恩《明清徽州農村社會與佃仆制》 材料二 民有幸不役于人而有田自耕者,皆以等出于籍而公(官府)役之.……至不勝(不能承受),則賤賣其田,或逃而去。 ——摘自歐陽修《歐陽文忠公全集》卷59. 材料三 自田制壞而兼并之法行,貧民下戶相多,而中產之家(相當于自耕農)賑貸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狽無策,只有流離餓殍耳。 ——《極荒活民書》請回答: (1)自耕農階層在中國最終形成于什么時期,它是誰直接剝削的對象。 (4分)(2)根據材料一分析國家為什么要關注自耕農的存在? (2分)(3)根據材料一、二、三,分析古代社會中有利和不利于自耕農生存的因素。(4分) (4)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自耕農經濟的結束成為必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國和英國結束自耕農經濟所采取的措施和影響。(4分)26.(18分)世界歷史的發展表明,各國實現現代化的道路既各具特色又具有共同點。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列寧說:“在戰爭結束的時候,俄國就像是一個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現在,謝天謝地,他居然能夠拄著拐杖走動了!”……這個結果是什么呢,結果就是把商品、貨幣、市場機制引進到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里面去,在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史上,這是一個重大的突破!洞髧绕稹方庹f詞材料二 在某種意義上,有人說,他(美國總統)挽救了市場經濟!_創了市場經濟的新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廣東省汕頭市金山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83351.html
相關閱讀:遼寧省沈陽二中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 歷史試題 Word版含答案
高二歷史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單元測試題[1]
江蘇省淮安市漣水金城外國語學校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
湖北省潛江市職教中心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月考(歷史)
吉林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試卷 Wor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