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溝通贏家之核能---同理心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教練技術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所謂同理心,就是能夠在理解對方的情緒感受的同時,還能夠幫助到對方更好地解決問題。用右腦感知對方的情感,同時用左腦做出客觀地分析的能力。

  同理心與同情心不同,它應該是同情心的進階。在溝通中,僅僅有同情心是不夠的。比方說,你的好朋友下崗了,心情很郁悶。你出于同情心天天陪他喝悶酒,經常搞到半夜三更才回家,結果朋友的太太很不高興,夫妻之間也因此有了矛盾,于是這更加重了朋友的心理壓力。

  如果你具備同理心,解決的辦法會有所不同。你會讓朋友傾訴他內心的感受,然后你能夠設身處地的理解這份感受。待朋友的情緒趨于平靜的時候,你會引導他看到未來更多更好的選擇,而不是一味的將自己陷入愁苦之中。

  從另一個角度說,當我們試圖去表示同情的時候,實際上內心已經假定對方是一個弱者了,這一點也許我們并沒有意識到。既然是弱者,就不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也只能束手待斃。這樣怎末能幫助到對方呢?反過來說,對方也會因為我們的同情而將自己誤認為是一個受害者,因而失去了對真相的洞察能力。導致自己身體的潛能無法被激發出來,這樣又會對他有什莫好處呢?

  而同理心就有所不同。它的出發點是建立在你我原本就沒有什莫高低之分的基礎上的。大家都是平等的。只不過你今天碰到一些問題,我能夠體諒你的感受,同時相信你有能力去解決這些問題。

  一位朋友帶著家眷到南方投奔他的弟弟,兩個人在一起合作一家快餐店。這位朋友出任經理。在合作一段時間之后,雙方因為在管理觀念方面存在較大的分歧,逐漸產生了矛盾。最后,作為老總的弟弟提出讓哥哥離開他的崗位,因為店里員工的工作狀態以及生意都沒有明顯的改善,同時每個月的費用支出很大,這種情況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了。

  這位朋友感覺到很失意,他原本是希望好好地在南方創一番事業的。但是現在他感到很迷惘。他找到我,向我大倒苦水。他說他現在很困惑,不知道該怎末辦。我聽完他的話之后,對他的處境表示非常的理解。然后我問他:"那你希望怎末樣?"他考慮了一下,說道:"把生意做好的同時和弟弟處好關系。"我接著問他:"那你要怎末做才能有這個結果出現?"我的朋友又考慮了十幾秒鐘突然很高興得說:"我明白該怎末辦了,謝謝你,立君。"

  我們相信每個人既然有制造問題的能力,就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就像一個硬幣的兩面一樣。我們只要把它翻一下就可以了。許多身處困境的人,他們堅持自己是環境的受害者,向別人不斷的抱怨他們自己如何不幸,如何倒霉。其實潛意識里是要換取別人對他的關注和同情。這一點對當事人很不利,因為他們并沒有意識到在這件事情上面他自己的一份責任。每當博得別人的同情,他們就會有一種快感,頗像吸毒者一樣。漸漸的形成一種習慣。大家如果還記得魯迅先生筆下的祥林嫂,就會明白這個意思了。

  陷入困境中的人,他們如果只把焦點放在問題上,就如同為了要到自己尾巴而不停轉圈的小狗,浪費掉許多的精力。所以,作為被傾訴的我們,在白這個道理之后,要善于引導對方將能力放在如何突破上面。

  同理心是一種相當重要的態度和能力,它需要我們不斷的訓練自己。當我們具備這個能力之后,許多以往看似復雜或難以解決的人際溝通問題會變得非常的簡單。下面就介紹兩個簡單且實用的用同理心作為溝通工具的技巧。


 

  一. 感知位置。

  我曾經和我的朋友因為一件事情搞得很不愉快。我在電話里面很不客氣地說出了我對他的不滿,我告訴他我感覺他故意在拖延我,他不應該這樣做,除非他沒有答應過我。我想肯定是由于我的話過重,他也下意識的反駁了我,這更加激起了我的憤怒。最后,在我們都很生氣的的狀況下,結束了這次通話。

  我甚至發誓不再和他交往。然后我就暫時忙自己的事情去了。大概過了三四天,我講完課,自己在賓館的房間里,我又想起了這一次的事情,我問自己:袁立君,在這件事情上面你的責任是什莫?難道目前你們這樣的狀態是你想要的嗎?你們這樣的狀態一直持續下去的話還會對更大的系統有何影響?如果不是你想要的話你究竟希望有怎樣的效果出現呢?

  這當然不是我希望的結果,我當時的情緒的確是有些失控了。實際上,他也曾經幫助過我很多,我這樣對他,確實有些不太公正。我當然希望我們繼續有和諧的關系,但是要我怎末做?主動向他道歉?這個我的確不太愿意,因為他的做法也有問題。為什莫不是他主動先來道歉?不過假如他一直不來道歉的話我該怎末做?從此真的不再交往了嗎?

  我的心里面在不停的斗爭,搞得我很矛盾混亂。于是我決定使用一下"感知位置"。

  我首先模仿我的朋友的表情和姿勢坐下。心里面馬上浮現出以下的感受:袁立君曾經有件事情處理得讓我很為難,所以從那件事情之后我對他的信任感上面出現了一些瑕疵。就是這個問題導致這一次我幫他的時候有些猶豫。實際上,我很感謝這些年來袁老師對我的學習上的幫助,NLP很多的理念幫助了我。那天我在電話里面也有些失控,自己也很后悔。

  然后我返回到自己的位置,開始運用里面的技巧,很順利地完成了這次的自我輔導。最后我決定,主動的打電話向對方道歉。承認當時自己不夠冷靜。

  奇妙的是,在我給他打電話的時候,對方的反映跟我在做這個技巧的時候可以說是一模一樣!這個也是許多做這個技巧的人的共同感受。最后我們很圓滿的結束了通話,對方也坦誠地承認了自己的問題錯誤。并約定過幾天他邀請我一起吃飯。

  傳統中的"和事老"需要雙方都在場才可以。而感知位置的奇妙之處就是不需要對方在場,只是借助于一把椅子(這個技巧也被稱作空椅子技巧)將對方形象化,然后當我們模仿想象中的對方的姿勢表情坐下之后,對方內心地感受以及正面動機等等往往會很奇妙的被我們感知到。從而改變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看法(感知模式)。我們平時總是說要站在對方角度考慮,但是怎樣才能充分地做到這點?感知位置便提供了我們非常實用的工具做到這一點。這樣我們就更加具備了同理心溝通的基礎。

  以下就是這個技巧的步驟。

 。.心中想到一個想提升與他的溝通效果的人。放兩把椅子,一把自己坐,另一把放在對面一個感到舒服的位置。想像這個人坐在對面。

  1)把這個人的座椅拉近一些或遠一些,以自己內心感到舒服為準。

 。玻┳⒁膺@個人的臉或身體是否正面地面對著你,若對方是以側面或側身對著你,把對方調至正面的位置。

 。常┳⒁鈱Ψ诫p眼的位置是否與你的眼睛處于同一水平,如果不是,把兩人的視線調校至同一水平(可想像能任意升/降對方或者自己的椅子)。

 。矗┤艨吹降闹皇呛诎拙跋,調校成彩色。

 。.做好以上工作后,注意對方坐的姿勢和面部表情,同時注意自己內心的感受(這是第一位置)

 。.走到對方的位置(第二位置),模仿對方坐的姿勢,想像自己變成對方。看著第一位置的"你"并注意"你"的身體姿勢和面部表情。注意此刻內心的感受。

 。.走到第三個位置(抽離位置),這個位置應該和第一和第二位置都是等距的(等腰三角)。從這個位置看第一位置的"你"和第二位置的對方的姿勢、面部表情,同時了解他的內心感受,感覺一下。

 。保┑谝晃恢玫"你"可以做些什么事,以改善和對方的關系,例如說某些話或者做某些行為。

 。玻┑诙恢玫膶Ψ娇梢宰鲂┦裁词拢愿纳苾烧咧g的關系?使得對方盡快做這些事,第一位置的"你"又可以做些什么?

  3)"你"和對方在一起有一份怎樣的意義?

  5.返回第一位置,坐下想像自己看著對方,在心中說出想到的話和做想到的行為。完成后,看看對方的表情有什么變化。

 。.走到對方的位置,模仿他的姿勢坐下,想像自己已經變成了他,然后望著對面的"你",聽、看、感受一遍"你"所說的話和所做的行為,注意一下內心的感受有怎樣的改變。若有話想說或有回應的行為,就向對面的"你"說和做一遍。

 。.走回第一位置,重新變成自己,看著對方,回想一下剛才自己對他說、做了什么。然后,留心聽、看、感受一遍對方所說、做的回應。注意一下內心感受的改變。若有話想說或回應行為想做,向對方說和做一遍。

 。.重復第6點與第7點,直到效果滿意為止。若未能滿意而已經沒有了新動力,走到第三(抽離)位置,重復第4點至第7點的步驟。

  注意:

 。.跟著上述的步驟去做,做到第3點以后,并沒有嚴格規定"下一個位置應該是哪一個",而應該跟從內心的感覺而走。

 。.若某人的某些行為使你無法接受,不能使用這個技巧,可嘗試先找出這些行為的下面動機。接受其正面動機,仍可繼續不接受那些行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jiaolian/10644.html

相關閱讀:從成長模式中探尋冰山下的自我
樹立威望:融洽的力量
NLP教練技術
通過傾聽來開放我們的直覺
管理教練在企業中的運用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