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最昂貴的成本是“摸著石頭過河”,最好的方法是將別人實踐中證明有效的管理方法拿來借鑒!步入知識經濟時代,企業更要關注結果。
在今天,當企業教練技術只是流傳于高端企業、高端人士間,還未普及為一門為社會大眾所推崇、如同MBA這般熱門的學問之前,我們的企業家更應該捷足先登,勇于嘗試。HP前任首席知識官高建華先生有句名言:“最好的競爭是不競爭,做一條反方向游的魚!” 四、教練技術的三大效用
領導人學教練技術不但可以又對、又快、又好地提升企業整體績效,而且能夠提升生活品質,做事業、家庭、身體、人際、心靈都成功的五星級企業家!
教練型領導運用教練技術對企業有三大貢獻:簡單(快)、有效(對)、做得到(好)
據統計,1998年《財富》排名前100家企業中93%的企業內部都在推行教練。
——《中國人力資源黃頁》正如速度肯定來自簡單化,簡單化根植于自信之中。
——杰克·韋爾奇于1991年年會
(1)簡單(快)
簡單:指操作簡單,過程簡短,見效快。
通過教練,二三十分鐘甚至幾分鐘就能見到效果。困擾很久的問題很快就能得到解決,相對于傳統的方式操作既簡單,見效又很快。
例:有一位女性當事人,從事的是食品行業中的某個細分行業,產品大部分出口于韓國、日本,已經做到行業的第一名。事業雖然很成功,但是家庭問題卻一直困擾著她;谶@個原因,她數次想要放棄事業、回歸平民生活。表現在生活中則是:不愿意去公司,每當下屬打電話來請示工作就煩,已經沒有了進取心,經常沖孩子發脾氣,即使去高檔商場、高檔場所也無法體驗到金錢給自己帶來的樂趣與快感了。
初次見面,我給她做了一小時的教練。在教練完之后,她很快清晰的看到了自己的問題,并區分了受困擾的家庭問題與事業的關系。
更因為她打拼企業十多年,早就積累了大量的處理各種疑難與棘手問題的經驗,在事業與家庭看似矛盾的過程中,她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經過一小時的教練后,她出門招呼她的下屬進來時,她的下屬驚奇地問她:你的臉色好看了很多,面容也舒展了很多,好像開心多了,你吃什么靈丹妙藥了嗎?
我也驚喜地看到,在短短的一個多小時的教練過程中,當事人因為看到更多的可能與希望,過去的種種問題也找到了解決方向和答案,心情由此舒展開來。“相由心生,面由心造”,當內心的心結解開之后,面容自然發生變化,舒展、開朗,笑容也開始浮現。
在教練企業家的過程中發現,越是高端人士越是好教練。往往只要問題問對,就會引起企業家的深入思考,而且很快就會將企業家帶出迷局。在這個過程中,并不是教練有多高明,教練所做的工作只是將企業家帶出事件之外看自己,站高一線看自己,從所謂問題的不同角度看問題,啟發企業家看到更多、思考更多、發現了更多解決問題的通路而已。
而企業家也發現,一旦掌握了這樣的一個有效工具,過去困擾很久的難題很快就會迎刃而解,不但可以自助更可以助人——借助教練技術還可以幫助自己的屬下、同事甚至周圍的朋友。
每當這時候,企業家——已經嘗到教練甜頭并開始應用教練技術的教練型領導人總是很興奮。他們發現,原來還有另外一套工具可以如此迅速地幫助他們解決過去看來很難的事情——這些事情多半與人有關。而以前,這些領導人曾經對人的問題最頭疼——口頭禪是“人的問題最難搞”。
在有了一次又一次類似運用教練技術成功解決以前看來很難問題的經歷后,“凡事至少有三個以上的解決方案”成了教練型領導人的座右銘。
。2)有效(對)
有效:指的是方法實用,能解決實際問題。
平常在面臨問題的時候,人們總是習慣于向外界找答案,并把產生問題的原因歸咎于別人。教練技術中則要求當事人為自己負責,從自己所不滿的問題中找到真正屬于自己的答案。
并非是教練給當事人答案,而是啟發當事人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因為別人的方法是基于他自己的經驗、站在他自己的立場所給出的。
通過教練之后,當事人看到了更多的盲點,這時候找到的答案才是真正符合當事人自己的。教練經常說一句話:別人的方法如同別人的鞋子,適合于別人不一定適合于自己。
南京有一個當事人,企業的一款新品上市后,很快出現了一個競爭對手在模仿他的產品,價位比他低,和他形成明顯的競爭態勢。為此他找了一些咨詢顧問公司,而這些公司也給了很多方案,比如打廣告、強化品牌投入、降低產品價位等等,當事人雖為解決這個問題投入了很多錢,但依然收效甚微。
經過半個多小時的教練后,該當事人從競爭當中看到了很多機會。不僅從競爭中看到了自己很多的成長空間,而且更清楚地意識到,一旦自己把成長這一功課補上的時候,原來所有的競爭不僅不能稱之為競爭,反而會成為推動他大發展的前進助力。
最后,當事人自己所找到的最適于自己的解決問題的通路是:加大銷售力度,增強產品品質,更好的提升服務,把產品做精做專,做成行業第一名。一旦做出自己的系統,完全可以把競爭對手整合過來,變成自己的供應商與合作伙伴。
他后來又總結道:當我認定對方是我競爭對手的時候,說明我看問題的層次和他一樣低。當我把思路打開,愿意嘗試更多的方法去做的時候,所有的競爭對手就不再是我的競爭對手,而是我的合作伙伴,甚至是推動我成功的一分子了。最好的競爭就是消滅競爭,將對手變成合作者。
由于教練直接針對的是人——企業中的根本主體,所以教練型領導人在實踐過程中很快就能體會到:只要把人的問題解決了,再適當運用管事的工具,真有如虎添翼的感覺。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領導人支持員工站高一線、看到更多,支持員工抽離出來發現更多通往目標的通路時,會發現教練技術見效是如此之快,解決問題是如此實用!
(3)做得到(好)
做得到:指的是拿來就用,用了就靈,成果突出。
企業教練對于企業的最大貢獻就是,教練技術并非是一套理論而是實踐的技術、應用的工具,其真正價值體現在實際運用中。越是運用,越會感受到這套工具對于企業的非凡貢獻!
由于領導人在日常管理中每天都在和不同的人打交道,雖然過去沒有受過教練的專業訓練,可是教練中的很多原理、方法,領導人不會陌生,只要稍加點撥就會明白,再加上系統的學習與運用,對于洞察人、了解人,運用人的智慧去創造更大價值,會更加得心應手!
教練型領導人掌握教練技術后會在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方面取得雙豐收。
經濟效益指的是企業的業績、績效與利潤獲得明顯改觀。社會效益指的是行業影響、對社會的驅動,以及企業家的人生價值,都能夠成為行業的典范,成為對社會有影響、有貢獻、有價值的人。
長春有個從事汽配行業的當事人,在運用教練技術之后,兩年之間,已經由創業初期只有40平米的小門臉商店發展成為當地的行業品牌,現在已將“成為中國的行業大王”定為未來五年的戰略目標。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學習并運用了教練技術。在未接受教練技術之前,他總想依靠自己的個人能力打天下,在經過教練技術后,大大拓寬了思路,并發展了全新的經營理念:“不求所有,但求所在”——擴大市場占有率,整合現有資源,取舍有度,以求做大。之后他運用在教練技術中學到的原理、策略、方法分別把當地的珠寶第一企業、汽車零部件制造龍頭企業,包括零零散散的小商戶全部聯合起來,進行資源整合與借力,很快擴大了規模與影響。而他本人也成為區人大代表并光榮地成為當地省政府軟環境辦公室特邀監督員。(具體內容見附一“教練案例”)
還有一位江浙地區的聯通客戶,原來是聯通的經銷商,運用教練技術之后一改傳統管理企業的方法,把更多的利潤分給下面的市場人員,放手大膽鼓勵他們去組建銷售團隊,由過去的自己做市場,變成了自己搭平臺:提供資源、提供輔導、做服務、做教練支持別人贏、將自己放在了幕后。
這個當事人在調整了管理方式之后,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就吸引到了一大批各行業的銷售精英,組建了數十個銷售團隊,而且這些銷售精英把過去自己在保險業、保健品業、直銷業成功的經驗、模式結合電信業的特點整合在了一起,創造了很多新的市場模式,很短時間內就讓其企業的業績產生了飛速的增長。改變了管理方式之后為他把大部分的利潤讓給了合作伙伴,將自己的利潤由過去的50%以上降到現在不到5%。但是整體效益卻因為產生了規模的原因,沒有受到影響。營業額在迅速增長,企業利潤、行業影響比以前有了飛躍的發展,被當地的同行驚呼為“黑馬”。
教練認為,任何的事情都一定有更簡易、更迅速、更有效的方法。只有當事人才是解決問題的專家。問題不是問題,問題是課題,答案就在問題中。同時教練相信,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當事人已經具備所有解決問題、邁向成功的資源。因此教練深信,若當事人能夠抽離出事件、能夠站高一線、能夠站在事件之外看自己、能夠將問題當作課題去看時,就一定能夠相對輕松地實現事業、人生領域的各個目標。
“雖當局而不迷,常旁觀則自清”。教練型領導人以一個客觀中立、獨立于當事人之外的第三者的立場,支持當事人能夠自助助人,從事件本身跳出來、從自己的立場抽離出來、從原來的水平思維跳出來、站高一線,看自己周圍發生的事情、人以及周圍的關系,達到簡單、有效、做得到的效果,從而善用人的智慧,創造知識經濟中自己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jiaolian/12944.html
相關閱讀:NLP教練技術
通過傾聽來開放我們的直覺
管理教練在企業中的運用
樹立威望:融洽的力量
從成長模式中探尋冰山下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