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你看過好小說了嗎?不管答案如何,以下你將會看到十個關于教練的、貌似事實卻頗為荒謬的說法。而很多關于教練的不確切的概念及想法是實際存在的。
有效的教練將取得實質成果--這就是為什么教練需要了解十個誤區的重要所在。
誤區1:教練無法定義
錯誤。事實上,"有物有則"。如果教練無法定義你又怎么知道那是教練呢?教練本身存在一個可信的確定的定義:即通過對話去引發被教練者最佳思考及決策,讓他們去做并且能真正做到。
誤區2:教練就是微笑管理
當人們不愿對生活方式做出重大改變的時候,經理人覺得自己的微笑是讓他們開放自己的最好方法。那是因為管理是事先幫人們設定好各自的目標并確保人們去做。這個方法有時行得通。但是,多數情況是當經理人離開時,那些因成功管理所帶來的成果也會隨之離去。教練不是管理,而是激發被教練者內在的潛能,確保被教練者通過自己內在能力的提升去獲得成果,這種成果在教練結束后仍能長久持續下去。
誤區3:教練即顧問
一位"熟知內情"的指導者,提供指引,分享、傳授經驗和教訓,這就是顧問--相當不錯的一種方式。當有人提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教練",然后交替使用著一些帶指導、顧問、傳授或建議這類性質的詞語時,你可以從中獲益,但不要以為你正在被教練。
誤區4:教練等于啦啦隊長
帶領人們去感受火辣的熱情、激發他們對健康生活的向往是件很棒的事情,這在任何組織都有一席之地。然而,眾所周知的是這種啦啦隊長式的方法所能夠帶來的成果是有限的--感受會煙消云散然后又回到老路上了。教練是通過不斷的支持,去引發最好的想法,讓被教練者堅定決心、積極行動并創造持續可得的成果。運用教練時你將發現,歡呼聲會伴隨著行動的完成、目標的達至而貫穿在整個過程當中。
誤區5:教練占用太多的時間
直接告訴人們應該怎樣做看起來是很省時間的方法。然而,多數人認同信息和建議并不能帶給我們想要的成果。若果真如此,那些關于健康生活的信息和建議能讓我們活到120歲甚至更長。而實際上,高品質的教練更能節省時間。因為人們更愿意去做那些自己領會出來的對生活有用的東西。加上在教練過程中,思維的引發、視野的擴展更好地增長了人們獨立思考的能力。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積累將帶來巨大的利益。高品質的教練注重過程、關心結果并且講究效率。
誤區6:教練是心理治療
作為一名教練必須具備幫助被教練者達成目標的基本知識。但教練的焦點不會放在人們的心理歷程上。在心理治療時,人們關注過去經歷所帶來的沖擊以及這些沖擊對現在造成的影響。但在教練過程中,人們必須將焦點放在現在--你現在能做些什么去令到目前及以后有所改變。
誤區7:一"方"治"百病"
經常會看到一些關于健康的培訓程序被稱之為"教練",實際上那是對教練的誤解。教練不是那種一"方"治"百病"的行為,同樣的,沒有一種單一的程序能做到與教練一樣的效果。人們下決心要達到的健康目標太多樣化了,單一的健康程序又怎么能適應目標多樣化的要求呢?!通過教練使多樣化的目標整合到一起將會使成效得到飛速提升。
誤區8:有些人是無法教練的
一些對教練反應冷淡的人經常被貼上"不可教"的標簽。確實,一些人有些時候更需要的是一名醫生而非教練。然而,與其為這些人貼上"不可教"的標簽不如更多的去嘗試找出在背后制肘他們的原因。而最后會發現方法通常也很簡單:再一次清晰你的目標或者換一種教練方式。
誤區9:教練成功時即人們離開之時
有些時候人們會發現他們正在從事的工作非常不適合自己,這是人們更想早點發現的事情。有些時候人們又會選擇去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而因此暫時中斷手頭上的工作。但是更普遍的是,經過教練的厘清,通常會使被教練者的工作和生活相得益彰。被教練者會因此而感到興奮,并且對公司更加忠誠。因為他們的公司通過教練正在幫助他們挖掘所有的潛能、展示自我、真正地做到。
誤區10:教練不能增加業績
人們有這樣的印象是因為他們認為教練只是其他方法的不同版本,沒什么區別。而且,當他們陷入本文所羅列的誤區時會更加堅定他們的看法。教練與其他方法不同,它能不斷地營造更多更堅實的成果。因為教練是一門科學,它幫助被教練者提升自己,更有效地達成對于自己重要的成果。高品質教練可以使被教練者提升自省能力、責任心,領導力思維也能得到提升。通過這些能力的積累,對任何公司的業績都能帶來實質性的正面影響。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jiaolian/12971.html
相關閱讀:NLP教練技術
樹立威望:融洽的力量
通過傾聽來開放我們的直覺
管理教練在企業中的運用
從成長模式中探尋冰山下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