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如何打破信念的框框?—案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教練技術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如何打破信念的框框?

  從人的信念角度出發,你可以看到一個扇形的截面(如下圖),核心是信念,中間是行為,最后是成果。意思是信念決定行為,行為決定成果。要想成果不同,首先要信念不同。信念的偏差,正是"差之毫厘,謬之千里!"所以,心態教練要做的就是打破人固有的模式--信念上的框框。

  (圖例)

  心態教練通常從洞察和發掘被教練者的信念入手,發現對方信念與目標的偏差,或找出信念中的障礙和干擾并提出質疑,啟發被教練者自己面對這些模式,自我檢視、自我剖析這些信念如何影響自己的行為和成果。被教練者一旦看到了自己的盲點,開始從這個角度打開信念的時候,自己固有的模式必然受到沖擊,看待事物的心態和做事的行為有可能會做出調整。如果教練過程是成功的,有經驗的教練就能看到被教練者的表情會有所不同。信念拓寬導致行為改善,成果自然彰顯出來。

  平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多問題是技術性方法就可以解決的。比如:坐車出門不知道路,只要問一下,或打個電話就解決了。同時,也有很多是技術性的方法解決不了的,必須用調適性方法來解決的。比如:你很想盡快把工作業績提升,你又不想去面對有挑戰的客戶,你想簡單的找個方法就解決,很難如愿。因為這是一個心態上的問題,需要通過調適性方法來解決,F代社會,變化節奏快、工作壓力大,許多人遇到問題不愿意從自身找原因,只想從外在找到解決方法,結果方向不正確,越努力越適得其反,這些是形成所謂"瓶頸"的根本原因。事實上,如果內在的根源不改變,外在的變化也是徒然。

  一只小老鼠總是愁眉苦臉,因為它非常害怕貓。

  上帝非常同情它的遭遇,便施法把它變成一只貓。

  老鼠變成貓后又非常害怕狗,上帝就把它變成狗;但它又開始怕老虎,上帝就讓它做老虎;但它又整天害怕會遇上獵人。

  最后,上帝只好又把它變回老鼠,并對它說:"不論我怎么做都幫不了你,因為你老鼠的心態沒改變。"

  還有一個很精彩的案例,也能說明打開信念對人的改變。一次ACP心態教練導修課上,我教練一位男客戶,他是一個公司的總經理,他很困惑自己跟下屬一個新上任的部門經理的關系,讓他很不開心。

  教練:什么原因這么不開心?

  客戶:董事長給我派來一個新的部門經理,工作搞的一塌糊涂。

  教練:說說具體情況是怎么樣的?

  客戶:第一他不懂業務,第一次給員工開會就讓很多人很反感;另外我讓他給我搞個方案,他遲遲不交給我。

  教練:那你跟他溝通過嗎?

  客戶:說過,他很自以為是的!

  教練:我覺得你對他有看法!

  客戶:我感覺他是跟我對著干!

  教練:什么原因讓你有這個想法呢?

  客戶:因為他是董事長派來的,我感覺他是來監督我工作的。

  教練:有什么可以證明?

  客戶:沒什么!只是我的猜想!

  教練:哦!猜想不等于事實!你憑自己的猜想來看人會對你的工作有什么影響?

  客戶:……可能會影響我的人際關系!

  教練:公正的講你覺得這個部門經理怎么樣?

  客戶:我覺得他專業上還行,在這個行業干5年了,有經驗,個別員工反感他,是覺得他太年輕,不服他!

  教練:你前后對他的說法很矛盾,是什么原因?

  客戶:我是有些不信任他!怕他以后會頂替我的位置!

  教練:你這個總經理當的這么不自信!自己不自信還在別人身上找原因。胡亂猜疑別人!

  客戶:我明白了!

  教練:明白什么?

  客戶:我會信任他!

  教練:那你跟他的關系怎么辦?

  客戶:我信任他就能接受他,其實他倒也沒什么!我知道該怎么對他了!

  ……

  上面的案例中,教練給客戶信念的做了兩個區分:第一是個人的猜想不等于事實;第二是自己不自信不等于別人不好。而且,客戶也看到自己做事是不公平的,講話前后自相矛盾。以上這些都是被教練者的信念模式,有這樣的信念,他才有上面的行為。因此,教練打開了被教練者的信念,讓他看到自身的盲點和干擾,以及行為上給自己工作帶來的障礙,于是,當他選擇放下這些的時候,他已經能處理好面臨的困惑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jiaolian/12985.html

相關閱讀:樹立威望:融洽的力量
通過傾聽來開放我們的直覺
NLP教練技術
管理教練在企業中的運用
從成長模式中探尋冰山下的自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