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生命教練的起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教練技術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越南戰爭--美國人的噩夢

  題記:美國自1961年發動對越南戰爭到1973年宣布對越南軍事行動失敗,戰爭長達12年,美軍死亡5.6萬余人,30多萬人受傷,耗資4000多億美元,給美國造成了難以愈合的心靈創傷。

  美國軍事介入越南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越南、老撾、柬埔寨人民經過武裝斗爭和起義,先后取得了獨立。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在越南北方的河內以臨時政府的名義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并積極采取行動恢復越南的統一。

  與此同時,在越南南方,一直堅持反共的吳庭艷,于1955年10月在美國的支持下,在西貢成立新的政府。

  1961年5月,為防止吳庭艷政權垮臺,美國派遣100名代號為"綠色貝雷帽"的所謂"特種部隊"進入越南。

  1962年2月8日,美國在西貢設立了由保羅·哈金斯將軍指揮的軍事司令部,標志著美國開始直接介入越南戰爭。4月30日,美國副國務卿喬治·鮑爾宣布了一個名叫"戰略村"的計劃,把越南南方游擊隊滲入比較嚴重的地區再劃分為較小地區。主要村莊用帶刺的鐵絲和瞭望塔圍起來,進村的人將受到仔細盤查,其中的居民被遷入集中營。隨后,美偽軍對各"戰略村"進行瘋狂地掃蕩和圍剿。

  越南南方游擊隊進行了反"戰略村"、反掃蕩的戰斗。據統計,從1962年到1964年,越南南方游擊隊的反掃蕩斗爭進行了40余次,美軍傷亡達2000余人。到1964年,越南南方游擊隊解放了南方2/3以上的土地和700萬人口,美國軍事介入嚴重受挫。

  戰爭逐步升級

  美軍在南越的軍事受挫,激怒了美國統治集團。1963年底,美國總統約翰遜在一次會議上說,吳庭艷政權沒能阻止"紅色浪潮"的蔓延,越南的形勢完全有可能掌控在胡志明手上,這種狀況"極不令人滿意","必須有所改觀"。

  不久,美國政府出臺了"逐步升級戰略",即所謂"有限度地擴大戰爭"。接著,美軍開始推行"飽和轟炸"和"焦土政策",大規模轟炸越南北方。與此同時,美國還不斷增兵。到1967年,在越南的美軍人數超過50萬。

  美國人的恐怖記憶

  但越南軍民組織的游擊戰讓美軍吃盡苦頭,1969年5月31日,侵越美軍司令部宣布:自從1961年美國參加越南戰爭以來,美軍官兵死亡已達3·5萬人,損失飛機5400架。越戰期間,美國向越南投下了800萬噸炸藥,遠遠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各戰場投彈量的總和,造成越南160多萬人死亡和整個印度支那1000多萬難民流離失所;美國自己也損失慘重,5·6萬余人喪生,30多萬人受傷,耗資4000多億美元。美國在越南的軍事卷入規模之大(1973年美國在越南作戰人數約54萬),時間拖延之長(前后12年,是美國歷史上最長的國外戰爭),在美國人心中造成了無法估量的心靈創傷。

  在戰爭中失去雙腿的倫道夫·巴克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憤怒地控訴道:"(政府)要我們為了自由和理想去(越南)戰斗,而戰爭卻使我永遠失去了自由。而且至今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了一種什么樣的理想和自由去戰斗。每年我除了與那些悲慘的戰友們淚流滿面地團聚外,似乎痛苦與孤獨就是我生活的全部。"

  戰爭期間,美國經濟出現大幅度滑坡,美元霸主地位遭到沉重打擊,并出現了巨額財政赤字。

  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博士說:"越南戰爭也許是一場悲劇,美國本來是根本不應該闖進去的。"資深參議員喬治·麥戈文說:"我認為,印度支那戰爭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軍事、政治、經濟和道義的錯誤。"

  1973年1月27日,美國經過長期談判,與越南民主共和國在關于越南問題的《巴黎協定》上簽字,宣告美國在越南軍事行動的失敗。撤出越戰回國的美軍士兵多數人像倫道夫·巴克一樣生活在憤怒、痛苦和孤獨當中,越來越頹靡,逐漸成為一種消極的社會現象。

  為改變這種現象,恢復越戰老兵對生活的信心,美國政府組織哲學、心理學、醫學、社會學、行為科學、教育學等十幾個學科的專家進行技術攻關,研究如何調整老兵心理,徹底改變這種社會現象。各路精英密切合作、各顯其能,終于取得了較大的科研成果,由美國著名哲學博士JohnHanley等人開發的生命教練系列課程(美國本土稱LifeSpring課程)就是其中之一。

  經過大量的探索與試驗證明,這套理論對調整人的心智模式,行為習慣,確立信念系統、回歸積極人生等有顯著效果,被美國國防部廣泛應用到特種兵的心態調適訓練當中。再后來,被廣泛應用于體育界對運動員競技的心理調試以及企業管理。生命教練系列課程不是心理療傷課程,也不是關于糾正你錯誤的課程。課程的基本原理符合存在主義哲學原理,即存在就是合理,沒有對和錯。自己不要總是和別人去比較,如果一定要有比較的話就和自己的過去比,看看還有什么新的可能性!

  十年前,我國的先行者們研究發現,生命教練理論包含很多中國傳統儒、釋、道家的文化思想,遂把這套技術引進中國,在吸收國際上生命教練基本原理的同時,加以改良創新,融入中國文化。幾年來,隨著這套課程日臻完善和科學,培養、造就出大批的課程導師、企業教練和實際受益者,F今社會上開設的幾個課程名字,如:教練技術、生命動力、生命源泉、突破性領導力、生命教練等基本原理大體相同,只是不同的導師和運作系統進行了不同的改良和完善。

  在這里,我延伸了生命教練的含義,在代表課程名字的同時,我把它定義為生命活動的本身。任何人的成功都離不開別人的指引和關心,給出指引的這個人就是教練。可以是父母,老師,朋友,一本書甚至是一位陌生人,只要在某一時間或某一階段對你做出過指導從而令你有所收獲,都可以稱為教練。如果我們把人生比作一場運動會的話,每個人都是這場生命運動會中參賽的運動員,生命教練伴隨于我們人生的全過程,并指引我們學會如何贏得人生這塊金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jiaolian/15454.html

相關閱讀:管理教練在企業中的運用
NLP教練技術
通過傾聽來開放我們的直覺
從成長模式中探尋冰山下的自我
樹立威望:融洽的力量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