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NLP教練技術:教練的四大技巧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教練技術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教練的四個最大的武器,稱為聆聽、發問、區分和回應。
1.聆聽——從對方的敘述中了解他的目標和現在的位置。
2.發問——通過提問幫助對方挖掘自我盲點,發現他的潛力所在。
3.區分——讓對方更加清晰:哪些行為是對自己的目標有用的,哪些屬于“添亂”之類。
4.回應——發揮鏡子的反射作用,及時指出對方存在的問題。
聆聽
為什么教練要聆聽?聆聽什么?怎么聽?
用教練的話說,聆聽是為了獲取資料,了解真相,得到回應,然后有針對地給予回應。
有一位李小姐,特別不喜歡同一個辦公室的劉先生,平時總是避免跟他合作,甚至,一接到找他的電話就說人不在,弄到后來,“一見他就討厭,想想辭職算了。”
教練談話中,教練和李小姐有了這樣一次對話。
教練:“你喜歡吃榴蓮嗎?”
李小姐:“不喜歡。”
教練:“那吃榴蓮是不是錯了呢?”
李小姐:“哦,當然不是。”
教練:“你有沒有發現,你不喜歡某樣東西,不等于那樣東西不對?你可以不喜歡那個人,但并不妨礙你和他一起工作呀。”
“哦!”李小姐一下開竅了。
為什么人會變得固執?聆聽不夠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固執的人和別人溝通時,聽到的不是對方,而是自己。就像李小姐,只要她的那個同事劉先生一過來搭話,她馬上就會在腦子里跳出反駁的觀點:“他又來煩我了。”“他找我肯定不是好事情。”
沒有了仔細而有效的聆聽,你就會形成永遠無法看到、也無法突破的盲區,這時,固執就成為人性中的弱點。
發問
世界頂尖的NLP潛能激發教練安東尼·羅賓是很多世界級名人的心理教練。他的發問技術是一流的。在他已經出版的《喚醒你心中的巨人》一書中,幾乎全篇都用發問來引導讀者,無怪乎他說,所謂的“成功的人生”就是“問自己一個更好的問題”;問問題就是在解決問題。
為什么教練要發問?發問什么?怎么發問?
教練的發問是一個有針對性的發問,問的是和被教練者的目標有關系的、有幫助的問題。
有人說:“教練就是幫被教練者如何去問他自己。”
另外,通過教練的不同角度的發問,幫被教練者發現自己的盲點。這也是教練的最大價值之一。
美國著名的領導力專家隆納·海非斯說:“好的領導是問正確的問題。”
好的發問本身就是洞察力的一部分。
回應
教練為什么要回應?回應什么?怎么回應?
我們每時每刻都在從外界接受回應,因為自我注意力有限,也因此忽略了很多外界回應的信息。這就導致了我們看事物的盲點。
回應不僅僅是說出來,回應的形式多種多樣。
回應可以是一份情緒和感覺;
回應可以是一個行為;
回應可以是一種狀態;
回應可以是語言,也可以是沉默;
回應可以是看起來不是回應的回應;
回應可以導致抗拒,也可以引起你的學習,取決于你自己的聆聽;
回應是什么,全由你自己定義;
NLP則說,沒有失敗,只有回應。
教練的作用,就在于引導被教練者聆聽到各種回應的價值和意義。在教練中,回應是一個很重要的工具。
回應不拘泥于形式,恰到好處的有效發問固然是一種回應,沉默無語地給予被教練者思考空間也是一種回應,以及中國禪宗大師們對弟子當頭棒喝的打罵何嘗不是一種回應?
所以,回應的關鍵是什么?用教練的話說,便是教練做出回應的出心——他的焦點。當你憤怒時候的出心是好的,是沒有自我的,有助于被教練者本人的目標,那也許會是當下最好的回應。
每一份回應都是你學習的信號。
區分
為什么教練要區分?區分什么?怎么區分?
區分的目的在于提高被教練者的自我洞察力,讓被教練者看到更多的選擇和可能性,從而支持被教練者遷善心態。
教練要學會區分事實和假設
所謂的假設,就是我們的信念和價值觀,即我們心中所預先假設會發生的事實,它來自我們過去經驗的折射。
打個比方,當你看見一個人拿著杯子,你知道他想去哪里嗎?
很多時候,還沒有等別人你就搶先回答了。因為經驗會告訴你,他拿著玻璃杯可能是去接水,去刷牙、去澆花等等。然而,真正的答案是什么呢?有可能他拿了杯子什么也沒有干。
這就是事實和你腦海中的假設的區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jiaolian/2516.html

相關閱讀:NLP教練技術
通過傾聽來開放我們的直覺
管理教練在企業中的運用
樹立威望:融洽的力量
從成長模式中探尋冰山下的自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