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諸行動
行動!行動!再行動!
--羅斯福
空想家和成功者之間惟一的區別就在于是否進行了持續而有計劃的實際行動。實際行動是實現一切改變的前提。我們往往說的太多,思考的太多,夢想的太多,甚至承諾的太多而不去行動,最終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卡維特?羅伯特是美國最杰出的演說家,他說"積極的人生構筑于我們所做的一點一滴之上--而不是那些我們不曾接觸過的事情。永遠不要忘記,構筑人生惟一的原材料便是積極的行動"。假定一棵樹上棲息著五只鳥,現在其中三只打算飛走!還剩幾只?還剩五只!因為打算飛走和真的飛走完全是兩碼事。區別就在于--實際行動!
空想家與成功者外在的差別很容易看到,但是大多數人卻容易忽略其中蘊藏的智慧--面對事實做出行動。太多的人在等待機會的降臨,他們期待在某一時刻、以某種方式、或某一天一覺醒來自己便夢想成真。而每每的幻想都是付出時間的代價來換取理想和現實之間更大的差距。
1932年,在美國經濟大蕭條的時候,一個年輕人剛剛大學畢業,獲得了社會科學的學士學位。對于自己未來的生活,他沒有任何的想法,也沒有進行任何的努力。他的困難總結起來只有一條--現在是一個失業的時代。他開始等待,希望有一天會好運臨頭。同時,為了生存,他不得不在一家游泳池干起了救生員。
一個經常來游泳的老人很喜歡和這個年輕人聊天。久而久之,他們成了忘年交的好朋友,年輕人很喜歡把自己的心里話講給對方,老人也很喜歡用自己的人生經驗啟發年輕人。有一天,老人的一句話觸動了年輕人"你究竟能做什么?你最想做什么?"年輕人開始檢討自己,隨后的幾天中他發現了自己人生的理想--成為一名電臺播音員。
隨后,在老人的鼓勵下,這個年輕人制訂了一個詳細的目標行動計劃。他按照這份計劃走遍了美國的伊利諾斯州和愛荷華州,同時也一步一步的提升自己的能力,無數的拒絕和痛苦的改變并沒動搖他實現這個計劃的決心,3年的辛苦努力讓他結束了流浪生活。終于,他在愛荷華州的達文特市成為了WKOC公司的一名體育播音員。
"我終于找到工作了!這太美好了!"后來,這個年輕人坦率地說:"這段心路歷程,最有意義的是讓我懂得了,如何為自己的人生制訂行動計劃,并始終堅持自己的目標!"這個年輕人就是前美國總統--里根。
每個人都有好多的想法,好多的夢想,好多的打算,都被你閑置于樹枝上面,沒有飛得更高,原因僅僅是你沒有--付諸行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jiaolian/12975.html
相關閱讀:從成長模式中探尋冰山下的自我
通過傾聽來開放我們的直覺
管理教練在企業中的運用
樹立威望:融洽的力量
NLP教練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