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教育消費為投資
想溝通有效,就要跳進別人的體驗去體驗。
"變教育消費為投資",是個理念,同時也是受訓學員的收獲!
教練技術的觀點是:"無論你在哪個位置,你都還有一個可以提升的空間。"這就是教練經常說的,"你確實很優秀,但你還可以更卓越!"這是個人發展的縱向比較,唯有那些不斷穿越自己、挑戰自我的人才可以不斷地提升。教練技術所要達成的目標,正如運動場上的體育教練對運動員所要求的一樣--都是讓受訓者不斷突破自己的舒適地帶,超越已取得的成績,創造新的成果。
要想完全理解這段話,就要在課程中用"心"體驗,用"心"去感受,這正是"體驗式"學習的魅力。
剛接觸課程的初始階段,我沒能進入狀態,沒有更好地體驗到"體驗式"學習的魅力。多年的記者生涯,使我養成懷疑一切,分析一切,論證一切的固定思維模式。對每個活動、每個環節都上腦分析,看什么都好笑,像在演戲,教練是導演,而我們是演員。漸漸地,我游離在外,做起了觀眾。
教練可能洞悉了我們內心的對話,他適時中止了大家的討論,說道:"好了!我們不再去探索什么是'體驗式學習'。我做一項調查,唯一的要求是大家要坦誠。這里有多少人會開車,請舉手。"
會開車的學員舉起了右手。
"請放下。有多少人會騎自行車,請舉手。"
所有學員舉起了右手。
"請放下。很久不騎自行車,突然給你一輛自行車,你還會不會騎?"
學員哄笑,"怎么可能不會呢?"
"好了,你們騎自行車、學開車、學游泳的過程就是體驗式學習。'體驗式學習',又稱'發現式學習'或'互動式學習';在課程里就是你要無條件遵守教練守則,自愿參與一系列活動,然后分享你的體驗,使自己從中獲得一些知識和感悟,并把知識和體驗應用到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它的特點就是必須要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才能掌握,而一旦掌握,就很難再忘記。"
盧致新導師言簡意賅地道出了體驗式學習的真諦。
"現在我們就做一次體驗練習:請各位坐直身體,連續不斷地鼓掌20秒鐘,看看有什么不同?"
如果你已讀到這里,不要問我答案。趕緊做呀!做了就是體驗,自己就會有答案。
……
大家做完鼓掌練習后,再回到我們的課程理論探討,"體驗式學習"采用科學的多重感官學習法,它使學員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最大價值。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小組研討、深度會談、情景活動、角色扮演、靜心冥想、作業練習、行動指南等系列措施,使整個流程一環緊扣一環。學員通過教練精心設計的一個個啟發性的練習,輔之以音樂和燈光,以及一系列有方向性、有策略性的活動過程,洞察自己的心智模式,讓學員看到生活中的自己是什么樣子?檢視一下:自己哪些行為行得通?哪些行不通?向內挖掘潛能、對外發現可能性,令其有效達到目標。
課程進行期間,學員獲取價值的最佳途徑是實際參與、親身體驗(learnbydoing),為自己確定出明確的方向,"已經是……","已經成為……"這是一個自我認識與探索的過程;是一個關于參加者自己的歷程,是一次讓參加者生命"蛻變"的良機。每個人在活動中得以親身體驗,探索內心世界,了解自我,并且通過思考得出具有突破性的因應之道。這種訓練絕不僅僅是玩游戲,或是休閑、玩耍;與傳統培訓僅僅是在教室里安靜地、從概念上被動地聽課相比,是更深入、更震撼、更具效率的一種全新的訓練方法。
我采訪了許多參與者,他們或者對生命有了新的感悟,或者與對手冰釋前嫌,或者找回了遺失多年的愛,或者應用于管理實踐而令企業有所不同……
下面是我總結的學過教練技術課程或親自運用教練技術的企業管理者的體驗:
策略性地運用教練技術,充分授權與激勵,確實能有效地為員工創造一個不斷自我超越的工作及學習空間,使得企業與員工共同成長;它是一項綜合啟智技術,是啟動企業管理者學習能力、溝通能力、演講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的工具,對于建立學習型組織、自我管理的團隊有獨特作用。
參與者給我對比了使用教練技術管理模式與傳統管理模式的不同:企業教練強調以人為本,著重于激發個人潛能,發揮積極性,尋找最適合員工自身發展的工作方式,從而有效快捷地達到目標。
傳統管理的企業機構設置的排列一般是董事長、總經理、部門經理、員工,如果公司要實現某月的業績額度遞增10%,董事長就要求總經理業績遞增10%,總經理就要求部門經理業績遞增10%,部門經理就要求員工業績遞增10%,員工就在下面大罵:傻B!
這就是傳統管理模式--金字塔式管理模式產出的成果(如圖1)。
金字塔管理模式表示:命令他,他就去做。這種管理模式的特點是領導沖在前,員工跟著跑。員工自身沒有創造力,他只做分內的事情和自己喜歡的事情,其他事情一概不管!
而教練型領導能夠在發現某個下屬的激勵因素的基礎上,找到獨特的方式與其溝通,幫助他實現目標。教練能夠使人們從一味順從、隨波逐流,從不挑戰權威,變成全力以赴--必要的話,還能夠與眾不同甚至獨具創新。(如圖2)
倒金字塔的管理模式:改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為教練與運動員的關系,讓"運動員"清晰,最終拿獎牌的是他自己。這種模式的特點是員工沖在前,領導在后面督促、指導,領導和下屬之間,層層教練,進行激勵或挑戰。公司從下到上引發員工的效能,提高效率、增加溝通、改善學習。教練技術管理的結果是基層員工工作主動,極富創造性。
教練技術在企業管理中的實際效能:
一、教練清晰員工或團隊的目標,協助訂立業務發展策略,提高管理效益;
二、教練激發員工的潛能和創意,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突破思想限制,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三、調整員工心態由被動待命轉變為積極主動;
四、集中所有能量,共同服務團隊目標。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jiaolian/15428.html
相關閱讀:NLP教練技術
通過傾聽來開放我們的直覺
從成長模式中探尋冰山下的自我
管理教練在企業中的運用
樹立威望:融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