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力資源周刊報導:最近調查報告顯示,企業教練和行政教練是促進個人團體以及企業持續增長,面對轉變及急速發展的最有效方法。美國財富雜志更稱企業人員訓練的企業回報是教練費用的八倍,究竟企業教練是什么?
1、教練技術
--------------------------------------------------------------------------------
1.1背景:企業教練技術上世紀90年代初起源于歐美,現已成為歐美企業提高生產力的最新的有效技術,被譽為本世紀具有革命性效能的管理理念與技術,受到眾多企業青睞。波音公司、美孚石油公司、IBM、寶潔公司、安立信、安利公司、英國航空公司、麥當勞等500強企業中的過半國際知名企業都在內部推行企業教練理念。
教練技術的先驅是添·高威(美);教練技術的理論基礎是“調適性領導力”海菲茲(哈佛大學)以及“第五項修煉”彼得·圣吉(麻省理工學院)。
1.2A概念:教練技術是一項通過改善被教練者心智模式來發揮起潛能和提升效率的管理技術。
教練通過一系列有方向性、有策略的過程,洞察被教練者的心智模式,向內挖掘潛能,向外發現可能性,利用教練技術反映學員的心態,提供一面鏡子,使學員洞悉自己,理清自己的狀態和情緒,并就其表現給予直接的回應,令學員及時調整心態認清目標,以最佳狀態創造成果,使被教練者有效達到目標。
圖1:與其它管理技術的區別 圖2:爭取更大成果
1.2B教練的特點在于它是真正以人為本,讓被教練者看到自己在一個的系統中的作用,看到自己的影響力,同時也看到問題與自己的關聯。
1.2C授之以漁——持久具備自我心態調整能力,保持良好積極狀態。
1.2D在傳統的管理方法中,更多的是一種至上而下的模式,控制、規范、制度化的管理帶來了規范化運作,不過這些傳統方式在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時,也顯示了他的弱點,那就是對事不對人。被管理者很容易采取歸之于外的態度——問題來自于別人和環境,與我無關。
教練技術引導被教練者愿意調整心態,愿意選擇一種責任,將焦點集中于他自己身上——我還有什么可能性?這件事與我有什么關系?這就是教練技術提高生產力的原因。
1.2E例如簡單的時間管理,技巧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態度的轉變,也就是潛能的釋放。教練(Coaching)正是基于激發人的潛能,包括人的態度和心理素質,因此Coaching是一種AttitudeTraining(態度訓練),而不是一種KnowledgeTraining(知識訓練),或者SkillTraining(技巧訓練)。拓寬人的信念,激發人的潛能是教練技術的核心。
1.2F教練的核心原理認為,影響一個人的表現以及成果的不僅僅是外在環境,更重要的是人的對外在環境的看法。美國企業教練先驅添·高威的公式是:
表現=潛能—干擾
從一個側面說明,人的能力與潛能本應一致,只是對所遇問題,面臨環境所持的信念及態度的干擾,對表現產生了影響,教練正是能夠及時幫助被教練者排除“干擾”,提升潛能,爭取“表現”的最大值。
1.2G2002年11月23日,第七屆國際教練協會年會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行,在年會致詞中,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說:作為一個教練,會為“所服務的個人和組織帶來巨大的價值和無比的智慧”。
1.2H教練是鏡子:反映被教練者的心態、行為和實況。
教練是催化劑:提升個人的表現,加速企業的發展。
教練是指南針:協助被教練者清晰他們的方向,更有效地和更快捷地達成目標。
1.2I挖掘主動引導員工在危機的環境以調適狀態面對挑戰,激發員工的活力和創造力,方能使企業獲得持續發展動力,最終贏得效益,而教練正是達成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
教練技術能使人保持一種擁有追求,不斷提高的心態,教練精神是一種永遠追求成功的精神。
1.2J現時,受過一流管理訓練的企業家發現光靠傳統式的管理系統無法奏效,而教練技術就是幫助企業經營管理者把焦點從只顧成果轉移到對人的重視。
企業領導需轉換角色,成為企業教練,成為溝通、牽引、變革的高手。理解團隊將自己融入成員的角色,實現有效授權及目標激勵,深層次挖掘企業員工潛能,主動引導員工面對挑戰,激發員工的活力與創造力,使企業獲得持續發展的動力。
2.1運用“教練”對企業的效益
--------------------------------------------------------------------------------
a)提升生產效率和企業利潤;
b)建立企業拓展基礎,幫助企業去面對急速變化的商業環境所帶來的挑戰;
c)提升創意及持續創新;
d)吸納優秀人才,減少職員流失;
e)建立企業語言,推廣企業文化,改善溝通形式,提升溝通效率;
f)發掘和發展職員個人的獨特才能;
g)增強其他改善計劃的效果;
h)凝聚團隊力量,實現企業理想。
2.2在企業中運用“教練”對職員的效益:
i)激發職員的創意與潛能;
j)令職員心態由被動待命轉變為積極進。
k)激勵職員在企業向上發展,獲得更大的滿足感;
l)使職員的素質不斷有提升;
m)獲得持續性的自我學習和改進的動力。
1999年,歐洲教練會議提供的調查資料顯示,在所有運用教練技術的公司,其中有77%的主管認為,采取有系統的教練能夠減低員工流失率及改善整體表現。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jiaolian/15662.html
相關閱讀:從成長模式中探尋冰山下的自我
NLP教練技術
樹立威望:融洽的力量
管理教練在企業中的運用
通過傾聽來開放我們的直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