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底,戴志強坐在辦公室看公司報表。這一年他為公司賺取了700萬美金的利潤。作為全球最大釣具公司的亞太區總經理,他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讓公司的業務從零開始做到今天這個成績,是值得驕傲的。公司的信任和上司的賞識,戴先生原本可以沿著工商這條路一直走下去,而且注定順風順水?墒,一個電話,卻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電話是他的好朋友打來的,他感謝戴先生給他的妻子做過一次心理輔導,對方說“這會是我們婚姻的一次轉折點。”兩個星期前,戴先生用他剛從NLP課程上學來的技巧,幫助朋友的丈夫做了一次心理輔導,他們當時正面臨婚姻破裂的邊緣。通過輔導,戴先生了解到,女方童年受過性侵犯,而這個沖擊成為她面對性生活的巨大障礙,以至于結婚兩年都不能與丈夫有正常的性生活。一次輔導就改變了朋友的婚姻狀態。
手邊是700萬美金的“成績表”耳邊 朋友真誠的感謝。戴 志強一下就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幫助別人快樂才是自己最大的快樂,同時,他也開始對NLP這門學問有了更強烈的興趣的求知欲。
和許多人一樣,戴志強也曾經把心理學看作是一門高深莫測的學問,內心懷著一份好奇和敬畏,那時候的他做夢也沒想到有一天自己也能和心理學結緣。但是,命運常常就在人們不經意的瞬間讓你瞥見它未來的藍圖,并在你的心里留下它的芳香。1997年,NLP被香港人李中瑩首次傳入中國DA陸,而戴志強便成為這第一批學員之一。戴志強很快在臺灣接受了NLP的文憑班訓練,并于1998年7月專程赴美國學習高級文憑班的課程。那20天里,戴先生得以與世界上最頂級NLP大師們學習最深層次的NLP知識及技巧,而也是從那兒開始,他十分明確,傳播NLP這門學問,并且幫助人心靈成長一定會是自己后半生的使命。
事情的進展還是比自己預料的要快,他開始為自己成為一個專業的培訓師做著積極的準備。他向公司總部申請調回馬來西亞,只做東南亞區的經理。在馬來西亞,他一邊處理公司業務,一邊到社工組織去做義務心理咨詢師,并且到很多社團和協會去做公益的演講。帶著天生的一份敏感和對新事業的執著,很快,他在馬來西亞培訓界名聲鵲起。2000年1月1日,在給公司6個月的提前通知之后,他正式辭職,做起了專職的培訓師。
他選擇的地點不是馬來西亞,而是中國。其實,到他這一輩,他們家族已經是第四代馬來西亞華人。多年以來,中國才是他心目中的祖國,而這個祖國只存在于家里一幅巨大的中國地圖上。兩國之間以前的政治隔閡,曾經讓他以為,他是一輩子也不能回到祖國去看看了。以至于1994年,他第一次通過深圳羅湖口岸時,他急切在問海關工作人員,“我現在已經在中國了嗎?”對方說是,他的眼淚一下就涌出來了。
對于我們這些從小就生在中國長在中國的同胞們來說,對“祖國”其實是沒什么概念的,以至于戴先生在我面前反復地提這個詞的時候,我甚至覺得陌生。漸漸地,我理解了,一個海外游子,對祖國的渴望就如同一個離家的孩子對母親的渴望一樣,發自本能。
那一次,他是帶著在中國尋找廠家下單的目的來中國。可是,這一次不同了。他中帶著一顆赤子之心而來,而且,他深信,他能夠送給祖國人民的,是一份比經濟增長更難能可貴的禮物——心靈成長。
剛開始的日子并不太順利。最大的困難不僅僅是拋家別子遠離親人,財務困難很快成為一個極大的挑戰。以前那個風光的、成功的、開著名車、拿著高薪的戴志強已經不復存在了,他來到這個誰也不知道他的過去,也沒有人關心他的過去的地方,他徹徹底底地成了一個NOBODY,一切都要從零開始。
雖然抱定要獻身的精神和對事業的堅定信心,但現實仍然不太樂觀。因為幾年前,大多數的中國人不但沒有聽說過NLP是什么,甚至誰也沒有聽說過“心靈成長”的概念。人們對培訓的一點點了解還僅僅限于管理技巧方面,盡管實踐證明NLP在管理方面的應用極其的有效,世界500強企業中有超過60%的企業在運用NLP的管理技巧,但是,NLP卻是一個比管理實務強大的多的系統,它涵蓋了心理學、腦神經學、語言學等多學科知識,它在溝通技巧、心態提升,以至于心理治療等方面都極其的快速有效。但是,在它的傳播之初卻常常是要打上NLP管理實務一類的由頭,NLP在中國的傳播也不得不如此。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市場的接受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戴先生這幾年所做的工作,無異于在全國各地播種。
五年之后,再回首,已經大不一樣了。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心靈成長”的概念。另一方面,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物質渴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滿足,向內心尋找力量和快樂的人必定越來越多。他曾經的預期是,自己既然在傳播一項偉大而神圣的事業,就必須告別從前舒適的生活,必須忍辱負重。但是,幾年下來,他發現其實不是非如此不可。因為現在的中國人,有成功快樂感覺的人很少,而所有的人都在拼命追求成功快樂。當你告訴他,有一門學問能夠讓你真正成功快樂,或者哪怕說“可能”的時候,你愿意為此付出多少時間和金錢去試一試呢?很多人給出的答案,其實要比自己當初預計得多得多。
作為華語世界最優秀的NLP培訓師及心理治療師之一,戴先生說,其實,每一次給學員授課的過程,也是自己不斷成長的過程。而作為一個培訓師和治療師,經驗和技巧都會隨著歲月的增長而不斷提升和累積,但是,這個永遠都是其次的,最重要的是,你必須有一顆真誠的心,而這個才是最能打動和感染對方的所在。
戴志強說,他記得有一本書對他的影響很大。作者蘇恩佩女士說,她當時站在窗口望向夜幕下的香港,在心里反復說:香港,我能為你做些什么?而當時的他也一直在想:“中國,我能為你做些什么?”到今天,他明白了自己能為祖國所做的,并且正在十分投入而享受地做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jiaolian/15868.html
相關閱讀:NLP教練技術
從成長模式中探尋冰山下的自我
通過傾聽來開放我們的直覺
樹立威望:融洽的力量
管理教練在企業中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