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企業教練的10種個人素質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教練技術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隨著“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為越來越多的管理者所接受,人力資源開發力度大大加強,對管理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管理趨勢的這種變化要求管理者必須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開發員工的潛能,培訓機構必須找到一種比傳統培訓方式更有效的學習模式。要真正實現“以人為本”的管理,最終為企業贏得競爭優勢,需要的不僅是管理理論知識,更需要實際操作指導。現代人力資源訓練就是這樣一種符合成年人學習特點的學習模式,一種最新的、Min主式、參與式的管理技術。這在國外也是一個新興的專業領域,而活躍于該領域的教練們 區別于體育界所說的“教練”就更加受到關注和首先成為被研究的對象。

  我們知道,沒有完全理想的或完美的教練。認識是個不斷的過程。我們通過不斷地重新評價自己比如我們知道些什么,我們還需要知道什么來延續我們自我發展的進程。根據經驗,我們發現為了使個體的職業不斷得到提高和發展,需要有連續性的研討交流。然而,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教練。雖然許多訓練技巧可以通過培訓和實踐獲得,但研究和經驗表明,有10種個人素質是有效的、成功的教練的特征。

  1、自我感知的能力。雖然我們并不主張教練要進行縝密的分析,但要成為一個成功的教練,很明顯需要有一定程度的自我認識和自我接受的能力。我們的自我感知能力越強,選擇余地和自由就越多。與其他任何從事“幫助”他人的工作一樣,能夠意識到激勵我們自己的因素是很重要。

  2、激勵他人的能力。教練不能使被訓練者做在他的生活中不能做或不愿意做的事情。教練能夠意識到被訓練者的發展需要并激勵他們認同自己的情感和價值觀,為獲得和實現他們的最高目標而努力。成功的教練能激發被訓練者內在的動力而不是使用外在的壓力。教練的信念是使被訓練者發展自己的潛能。教練可以使被訓練者克服任何妨礙達成其目標的障礙和限制。不是每個人生來都有激勵他人的能力。一些人善于教育和支持他人渡過他們認為困難或痛苦的生活。成功的教練激勵和鼓勵那些猶豫不決和失敗的人勇于承擔風險和建立安全網絡。失敗是一種反饋,是成長的機會。不愿意冒失敗危險的教練和被訓練者會停滯不前。

  3、建立關系的能力。教練看起來應當是可接近的、友好的、值得信任的。他們把訓練看做很重要的事。教練必須是樂于助人的、有辦法的、并且能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他們必須全神貫注于他們的任務并不計較得失。訓練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練和被訓練者之間的關系。

  4、變通的能力。與有固定的課程安排的培訓師不同,教練的日程表是靈活的。教練與被訓練者一起,確定優先考慮的事情和目標,并制定行動計劃以實現行為的改變。然而,這一日程安排并不是固定不變的,也色的教練能夠調整日程并且進行“課外”訓練以適應個人的不同需要。是對被訓練者重要的事情而不是對教練重要的事決定著日程安排。

  5、溝通的能力。許多人在與合作者、同事和客戶產生交流困難時常采用訓練這種方式。還有一些人需要私人教練幫助他們度過不同的過渡期,包括親人關系或伙伴關系的困難期。教練應該擁有廣泛的人際交往和溝通的技能,并對他人的擔憂表示出敏感和耐心。教練要能夠對被訓練者移情,表現出對他的世界觀、價值觀、恐懼和夢想的贊同和理解。教練要能夠聆聽,提出能激發熱情的適當的問題,經常做出清晰的、直接的反饋。重要的是,教練必須愿意進行坦誠的交流,能夠清楚地識別出不受歡迎的行為,而不要過于顧及被訓練者的反抗情緒或擔心使他們難堪或不喜歡。

  6、前瞻的能力。訓練意味著行動。自我剖析、洞察力和自我意識總是在行動中發生。如,我們如何達到某個目標或改變某種行為?被訓練者會如何對待新觀點?教練不能只是停滯在訓練開始時的狀態,或是陷入對情感、目標的關注或對失敗的害怕中。如果被訓練者最初是不成功的,好的教練能夠讓他們在保持活力的同時去尋找導致他們受阻和無效率的原因。教練相信人們有足夠的智慧、創造力和動力發展以取得成功、但是他們需要幫助來達到目的。

  7、控制的能力。改變有時是痛苦的。不管最終的結果和益處如何,被訓練者經常抵制改變,害怕他們在這一過程中會失去一些東西。訓練是與發展、成長和變化相關的,教練顯示出的獻身精神和毅力,以及關注于目標和行動計劃的控制力,將最終帶來其所期望的持久的行為變化。

  8、把握職業界限的能力。訓練不是對所有人都有效的靈丹妙藥,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被訓練。選擇被訓練對象和建立教練和被訓練者之間的“良好配合關系”十分重要。一些人也許不適合學習和改變,所以訓練對他們也許不是最有效的方式。訓練不可能對所有的人都是好東西,沒有任何一個教練無所不知或可以幫助所有人。好的教練通常能夠意識到他們的能力和局限。

  9、診斷問題并找出解決方法的能力。教練應該收集被訓練者的有關資料,以便決定他們的特定需求。雖然評估和會談的技巧可以通過學習獲得,但一個成功的教練會擁有一些特定的素質,這些素質使他們能夠更有創造性地利用這些信息,診斷被訓練者的問題所在,或提出令人振奮的解決辦法。這些素質:真正了解所詢問的問題;意識到什么是“錯誤”以及應該做什么;將理論運用于實際環境的能力;創造性一能提供新的觀點和新的視角;獨特的和新奇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10、從事商務的能力。教練不僅出售無形產品,他們同時還在推銷自己。在一個競爭不斷加劇的市場環境中,人們選擇教練的時候,不僅考慮教練能否清楚地闡明他們自己的訓練項目的必要性及特殊的益處,還要考慮他們所能提供的服務的質量。為了成功地推銷自己并在商業上取得成功,教練要具有:事業心和對成功的強烈渴望,以自身和所提供的產品的強烈自信,具有成為自我開始者selfstarter的能力——使事情發生的能力,對于訓練的“富有感染力”的熱情,“能做好”的自信,有完成任務的精力、面對拒絕時的韌性和決斷力,承擔新的風險和挑戰及進入未知領域的意愿,經常挑戰自我并激勵他們開發更新、更成功的銷售戰略的創新精神,對贏得新的業務的競爭性的渴望。作為從事人力資源開發的教練,尤其是在“以人為本”的今天,應當具有上述素質。為了提高在這一業務領域內成功的可能性,未來的教練應該檢測自身的這些素質,找出自己的優勢和劣勢由注重物質激勵到注重精神激勵。

  作為領導,僅僅了解職員的內心愿望還不夠,不要以為多發獎金,多說好話就能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人是一種很復雜的東西,要讓他們為你賣命工作,需要你施展更細微的手段。有幾個方法可以讓下屬的需求獲得充分滿足,同時又能激發他們的熱情和干勁,提高工作效率。

  ——向他們描繪遠景。領導者要讓下屬了解工作計劃的全貌及看到他們自己努力的成果,員工愈了解公司目標,對公司的向心力愈高,也會更愿意充實自己,以配合公司的發展需要。所以領導要弄清楚自己在講什么,不要把事實和意見混淆。不斷提供給他們與工作有關的公司重大信息。若未充分告,員工不必浪費時間、精力去聽小道消息,也能專心投入工作。

  ——授予他們的權力。授予不僅僅是封官任命,領導者在向下屬人派工作時,也要授予他們權力,否則就不算授予,所以,要幫被授權者清除心理障礙,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在"獨挑大梁",肩負著一項完整的職責。方法之一是讓所有的相關人士知道被授權者的權責;另一個要點是,一旦授權之后,就不再干涉。

  ——給他們好的評價。有些員工總是會抱怨說,領導只要在員工出錯的時候,才會注意到他們的存在。身為領導人的你,最好盡量給予下屬下面的回饋,就是公開贊美你的員工,至于負面批評可以私下再提出。

  ——聽他們訴苦。不要打斷下屬的匯報,不要急于下結論,不要隨便診斷,除非對方要,否則不要隨便提供建議,以免流于“瞎指揮”。就算下屬真的來找你商量工作,你的職責應該是協助下屬發掘他的問題。所以,你只要提供信息和情緒上的支持,并避免說出類似像“你一向都做得不錯,不要搞砸了”之類的話。

  ——獎勵他們的成就。認可下屬的努力和成就,不但右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士氣,同時也可以有效建立其信心。

  ——提供必要的訓練。支持員工參加職業培訓,如參加學習班,或公司付費的各種研討會等,不但可提升下屬士氣,也可提供其必要的訓練。教育訓練會有助于減輕無恥情緒,降低工作壓力,提高員工的創造力。

  由注重組織激勵到注重自我激勵

  改變一個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而激勵一個人有時候也許只需要一句話,人才不是笨狗熊,不是只會懶洋洋地躺在路邊曬太陽的波斯貓,人才是只虎,天生就有要在曠野山林里成就一番事業的雄心,每位人才都有自我激勵的本能,他們都希望能夠自主,希望自已的能力得以施展,希望得到認可,希望自已的工作富有意義,一個聰明的組織或者領導如果能夠利用他們的這一本能去激勵人才,甚至可能不需花費分文。

  如果一個組織不能有效地激勵員工,則可能存在著以下阻礙人才實現自我激勵的因素中的某幾個:1、組織里充滿政治把戲,勾心斗角;2、人際關系太復雜,不知道誰和誰一派;3、組織對人才的業績沒有明確的希望值,不知道要做什么,也不知道做到什么程度才正好;4、設立太多不必要的制度讓人才遵循,很少獎勵,但卻總有一條可以對人才進行懲罰;5、讓人才參加許多拖沓的會議;6、在人才中推行過度的內部競爭 ,而且評價標準不公正公平; 7、 沒有為人才提供必要的完成工作的支持;8、提供批評性、而非建設性的反饋意見;9、容忍差業績的存在,使業績好的員工覺得不公平;10、未能對充分發揮人才能力給予足夠的重視。

  要利用人才的自我激勵本能,就要發掘真正的激勵因素,徹底和以上所列的非激勵因素說再見。利用員工的內在欲望,促使他們實現最大的激勵度和生產率。不要費勁去試圖一個一個地改變人才,而應該努力去改變你的組織,減少不利用激勵的消極因素,從而充分調動人才實現自我激勵的本能,激勵是一柄雙刃劍,用得好,就會促使人才留下來,用不好,就會傷害人才的自尊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每位人才都有希望別把自已看成是“自尊人”、“價值人”和“自我實現人”。因此,激勵當代人才的重點應該放在“肯定上,正好哈佛大學教授康特所說:“薪資報酬是一種權利,只有肯定才是一個禮物。”“負激勵”(如批評、嚴厲的懲罰等)盡量少用。

  由注重形式到注重效果

  企業領導人若想讓激勵方式達到最大效果,需掌握即時、明確與量身訂做等要領,并賦予員工工作的使命感和充分自主權,才能在公平原則下滿足不同貢獻者的需求。

  你對于今年年度目標的達成正焦慮不已,但是看看辦公室的員工似乎總是士氣低落,做事有一搭沒一搭,員工流動率也一直無法降低。

  再看看自己的公司:有遠大的愿景,策略也非常清楚,對軟硬件設備的投資更是從不吝嗇,問題究竟出在哪里?

  對很多主管來說,這樣的疑惑常常會從心中冒起。撇除外在環境因素,我們先來看看,主管的激勵方式是否需要改善。

  一般來說,獎勵員工的方式有5種基本類型:1、公司明文規定的物質獎勵。公司事先設定好目標,當員工的表現達到標準時,公司便給予員工獎金或禮物等物質上的獎勵。2、老板彈性給予的物質獎勵。根據員工的工作表現,老板給予員工額外的物質獎勵。3、給予員工正面的回饋。通過不同的方式,讓員工了解他們的工作表現優異。4、公開表彰員工的表現。例如,升遷、頒發最佳員工獎等。5、私下表彰員工的表現。例如,請員工吃飯、給予員工額外休假等。

  管理作家布朗斯坦在《銷售力》雜志指出,無論主管采取那一種獎勵方式,要達到最佳的效果,這些做法都必須達到以下的標準:

  ——即時。不要等到發年終獎金時,才打算犒賞員工。在員工有良好的表現時,就應該盡速給予獎勵。等待的時間越長,獎勵的效果越可能打折扣。尼爾森特別強調,贊美員工需符合“即時”原則:企業經營管理者應盡可能在每天工作結束前花上短短幾分鐘寫個便條對表現好的員工表示稱贊,或者透過走動式管理的方式看看員工,及時鼓勵員工;抽空與員工一起吃個午餐、喝杯咖啡;公開表揚、私下指責。總之,管理者只要多花一些心力,員工就能從中受到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從而使工作成效大幅提升。

  ——明確。模糊的稱贊如“你做得不錯!”對員工的意義較小,主管應該明確指出,員工哪些工作做得很好,好在哪里,讓他們知道,公司希望他們能重復良好的表現。

  ——讓員工完全了解。主管必須事先讓所有員工清楚知道,將提供的獎勵是什么?評估的標準是什么?舉例來說,不要告訴員工:“如果今年公司做得不錯,你們就會得到資金。”要解釋何謂公司做得不錯、公司營業收入的百分之幾會成為員工獎金、這些數字如何定出來,以及員工可以在何時拿到獎金。清楚制定游戲規則,更能鼓舞員工有目標、有步驟地努力。

  ——為個別員工的需求量身訂做。公司提供的獎勵必須對員工具有意義,否則效果不大。每位員工能被激勵的方式不同,公司應該模仿自助餐的做法,提供多元獎勵,供員工選擇。例如,對上有老母、下有兒女的職業婦女而言,給予他們一天在家工作的獎勵,比大幅加薪更有吸引力。

  ——與公司平常的做法相符。一個平時對太太不好的先生,即使在情人節時送給她一束花,效果也不會大,甚至會被太太視為只是先生帶有罪惡感的補償。同理,平時對員工不好的公司,年底的紅利也不會讓員工對公司突然大為改觀。

  由“馬后炮式”激勵到未雨綢繆式激勵

  一般式激勵措施都是在員工有了好的表現后,公司再予以獎勵。事實上,公司還可以搶先一步,激勵員工產生好表現,實際做法包括:

  ——設定清楚的目標,以及公平評估系統。英國《人事管理》雜志指出,最能激勵員工的目標必須兼具挑戰性(與他人比賽,或者設定標準等)與達成性,并且設有達成的期限。此外,公司必須建立員工認為公平的獎勵方式,包括績效評估以及獎懲標準等。必須注意的是,有些公司以為對所有員工的獎勵都一致,便做到了公平。事實上,針對不同貢獻的員工,應該有不同的獎勵。

  ——賦予工作使命感。讓員工了解他們的工作貢獻,可以讓從事最平常工作的員工也能充滿動力。例如,當一個以清理污水維生的員工,認為他的工作是“拯救日益污染的環境”時,他的工作士氣便會提高許多。缺乏這種使命感,即使再高薪的工作,可能也只是另一份忙碌的工作。

  ——給予員工自主權。研究證明,即使你只是讓員工有權力調整辦公室燈光明暗度,這種小權力都會讓他們更有工作動力。

  ——滿足員工的需求。除了提供員工基本的工作資源,還要進一步滿足員工的私人需求,讓員工在上班時,不需為日常生產的瑣事煩心。

  ——提供正面的回饋。有些主管喜歡私下稱贊、公開批評,事實上恰恰好相反,只有私下批評、公開稱贊才更能激勵員工。對于表現不佳的員工,有時候主管必須做的是幫助他們建立信心,給予他們較小、較容易的任務,讓他們嘗到成功的滋味,并給予他們正面的回饋。之后再給予他們較重要的任務,以逐漸引導出好表現。

  ——表彰每個人的貢獻。企管顧問史密斯于《CEO Refesher》雜志指出,每名員工再小的好表現,若能得到認可,都能產生激勵的作用。拍拍員工的肩膀、寫張簡短的感謝紙條,這類非正式的小小表彰,比公司一年一度召開盛大的模范員工表揚大會,效果可能更好。除了來自主管,來自同事的認可也很重要,因此美國聯合服務汽車協會,便免費提供員工撰寫感謝函的便條紙等文具,鼓勵員工在接受同事協助時,向同事說聲謝謝,讓辦公室更充滿動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jiaolian/9665.html

相關閱讀:NLP教練技術
管理教練在企業中的運用
樹立威望:融洽的力量
通過傾聽來開放我們的直覺
從成長模式中探尋冰山下的自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