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經常都在嘗試想非常專注的做事情,因我們都知道,通常優秀與平庸的差別只在于專注。小孩子們之所以沒有什么煩惱,是因為他們玩的時候非常的專注,活在當下;而當我們長大后,就算玩也不見得很專注,總還會在想其他的事情。當我們嘗試著專注于某件事情時,就會發現內心當中會經常冒出很多不同的聲音、圖像或感覺,會嚴重干擾到正在進行的事情成效。
記得讀書時,過幾天就要大考了,而很多的內容都還沒有復習,心中沒底。很想靜下心來好好的復習、好好的看書,可糟糕的是看不到幾分鐘,就沒有辦法集中精力。覺得這個很重要,拿起來看不到一會兒,心中就有一個聲音在提醒自己,另一門功課更重要,應該看那個;或者是想到可能出現的題目或萬一考不好怎么辦?很多很多這樣那樣的想法和聲音出來,讓自己無所適從。
如何才能100%的專注去做一件事?這確實是很令人頭痛的事情。
像以上所說的情況如果跟隨自己的思路走得話,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而如果不停去壓抑這些想法的話,會讓自己很累,而且想法因沒有得到解決和舒緩,也還會時不時的跑出來困擾著自己。有沒有第三種做法可以讓自己很輕松、很專注的去完成工作呢?
在nlp(神經語言程序學)中很多的語言模式、思維模式都可以讓我們輕松做到集中精力去做某些事情。有一種很簡單的練習可以讓我們獲得更專注的注意力:
當需要一段很長時間來作某些事情,而在某個時候有很多不同的想法會冒出來或受身邊環境的影響而無法集中精力時,可以先暫停手頭的工作,用5分鐘的時間來做一些事情,深吸一口氣,然后做三輪以下練習:
一、說出三樣自己看到的物體或景象。如:“我看到綠色的窗簾”“我看到陽光照在陽臺的植物上”“我看到書桌上的書籍”等等。在當下真實的經驗當中,自己所看到的所有的東西都可以。
二、說出三種自己聽到的聲音。如:“我聽到電腦播放的音樂”“我聽到樓下孩子玩耍的嬉笑聲”“我聽到空調工作的聲音”等等。在當下真實的經驗當中,自己所聽到的所有的聲音或內心的對話都可以。
三、說出自己觸覺上的三種感受。如:“我感覺到微風拂過肌膚是那么的清爽”“我感覺到脖子肌肉的緊繃和酸痛”“我感覺到頭有些發脹”等等。在當下真實的經驗當中,自己所有的感覺。
做完第一輪(視覺、聽覺、觸覺各說三次)的練習,第二輪(視覺、聽覺、觸覺各說二次)可以說同樣的內容也可以不一樣,第三輪(視覺、聽覺、觸覺各說一次)同樣重復以上的步驟,內容可以一樣或不一樣都可以。做完三輪練習后,最后就是肯定自己所做的,引導自己做該做的事情。如:“做得很棒,這一切都是為最好的做準備。那現在我來做***事情的話,一定會事半功倍。”
一般來說,當做完以上的練習,自己所有的注意力暫時又會集中了,如再出現走神的話,可重復以上的練習步驟,也一樣會獲得同樣的效果。
在與人溝通談話時,偶爾也會走神,你不妨也利用你的感官系統來管理自己的專注力,同樣的運用視覺、聽覺、感覺來感知當下的信息。如:我現在看到上司正在跟我說話,聽到他的聲音,感受到有一些壓力向我涌來……等等。
專注,讓我們更卓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jiaolian/9813.html
相關閱讀:通過傾聽來開放我們的直覺
樹立威望:融洽的力量
從成長模式中探尋冰山下的自我
NLP教練技術
管理教練在企業中的運用